功能性便秘(FC)又被称为习惯性便秘、单纯性便秘,约占儿童便秘类疾病的90%以上,临床表现主要有排便的次数减少,或粪便坚硬排出困难,是除外肠道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所引发的原发性便秘和持续性便秘。FC是造成儿童排便障碍的常见原因,从其对人体的危害方面来看,不仅表现为影响胃肠道功能,而且可能导致遗尿、大便失禁等症状。

标准中统计出儿童FC的发生率为0.3%~8%,在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门诊中约占25%,男女发病率相似。西医学认为儿童FC的主要病因有肠道功能失常、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代谢因素、胃肠激素异常、内括约肌增厚、解剖结构以及精神因素等。

我们认为本病多因儿童饮食喂养不当,导致大肠积热,肝脾不和,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肠道传导失职而成便秘,日久耗伤脾胃之津液气血,肠道干燥又使便秘加重。故而治疗应是有阶段、有层次、动态纵向的过程,采用通、调、养三步法治疗儿童FC,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便闭”“秘结”“脾约”“阳结”“阴结”“风秘”“气秘”“热秘”等范畴。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病机的关键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肝失疏泄,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或因肾气失于温煦至脾胃升降无力,加之过食辛燥厚味,食滞肠道,郁久生热,燥结肠道,大肠传导失司。而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久病脾胃虚弱等所致气血亏虚型便秘临床少见。

2、通、调、养三步法临证思路

(1)通,即消滞泻下。临证中FC患儿多因过食味厚之品,导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中焦积滞,大便干结不下。主要临床表现:大便干结,排出困难,甚至便秘不通或如羊屎状,腹胀不适,或面赤身热,小便黄短,或口干口臭,舌红、苔黄厚,脉数有力,或指纹色紫。治以消食导滞、清热泻下,恢复大肠传导功能。自拟方组成:莱菔子、野菊花、胖大海、炒麦芽、炒稻芽、大黄、柴胡、玄参、酒黄芩、炒枳实、厚朴、芦根、麦芽、生地黄、稻芽、赤芍。本阶段以泻下通腑为主要治则,故选择承气类方药。但若选择大承气汤则需谨慎,应以痞、满、燥、实四证兼具以及苔黄、脉实为依据。正如清.吴鞠通所言:“承气非可轻尝之品。”清.张秉成亦谓:“此方须上中下三焦痞满燥实全见者,方可用之。”同时考虑小儿脏腑娇嫩,受大承气汤泻下恐伤其正气,故选择小承气(大黄、炒枳实、厚朴)为君药,既能起荡涤肠胃积热,又无大承气之峻猛,顾护了小儿脾胃正气。FC病因中常有饮食不节,如乳积、食积等,因此臣药以莱菔子、炒麦芽、炒稻芽、麦芽、稻芽等消食类组成,旨在消导积滞、开胃和中,若食积化热,可配苦寒攻下药以泻热化积4。消食药与小承气配伍,共奏泻下清热、化积消导功效。温热之邪,最易伤阴,FC久病耗伤气阴,小儿体质阴常不足,故选择凉血养阴为佐药(生地黄、赤芍、玄参、芦根),用以滋胃阴、增肠液,使阴血得复,大便可通,邪热自平。选择使药有二,一则柴胡、黄芩配伍,调理肝气、和解少阳;二则胖大海、野菊花配伍,调肺通便。

(2)调,即在消食导滞、清热泻下的基础上减轻攻下力量,以调和肝脾、消食开胃为主,旨在复中焦脏腑功能。主要临床表现:大便质软,有时不成形或偏稀,口臭不显,可主动进食但进食量不多,小便清,无腹痛及手足心热,舌红、苔黄稍腻,脉数,指纹紫。经通法治疗后虽腑气已通,但仍有余热积于中焦,脾胃不和,肝气不畅,继续治以通腑泄热、消食开胃、疏肝理气。自拟方组成:莱菔子、野菊花、炒麦芽、炒稻芽、柴胡、玄参、酒黄芩、炒枳实、厚朴、芦根、麦芽、生地黄、炒稻芽、赤芍、茵陈、钩藤等。方中以小承气为君药。小儿脏腑娇嫩,不能继续承受大黄之猛浪泻下药,故去之,仅留枳实、厚朴以行气。臣药继续选用前方中莱菔子、炒麦芽、炒稲芽、麦芽、稻芽消食导滞。前方中佐药亦不变,继续滋养胃阴、增肠液以助水行舟。使药中继承前阶段中调肝肺之气,同时加茵陈、钩藤,以增强清热平肝之效。此阶段主要体现在消食导滞,调和中焦脾、胃、肝之气。

(3)养,即补养脾胃肠道之气阴,以固护儿童后天之脾和先天之肾的功能,最终达到便秘不再复发的目的。经“通”“调”2个阶段治疗后患儿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本阶段须实邪除尽,才可用恢复脾胃升降功能方药。君药白术、生地黄、玄参、麦冬,其中重用白术,有大补脾气且通便秘之功效,玄参、生地黄、麦冬乃吴鞠通“增液汤”之组方,滋阴润燥。北沙参、甘草养阴益胃补气,赤芍、白芍敛阴泻热,柏子仁、郁李仁润肠通便,共为臣药。升麻、柴胡提升脾胃之气,且引诸药人阳明经,柴胡、黄芩调和少阳枢机,共为佐药。枳实为使药,行气导滞,防养阴药滋腻。

3、典型案例

张某,女,3岁6个月,年3月23日初诊。主诉:便秘1年余。患儿常3~4日排便1次,甚至6~7日1次,排便艰涩,大便干硬,呈羊屎状,伴腹胀、腹痛、纳差,最近1个月多次出现便血,患儿平素喜肉禽、牛奶、肉汤类,拒食蔬菜、水果等。刻见:口臭,手足心热,小便黄少,睡卧不安,舌红、苔黄稍腻,脉滑实,指纹紫。中医诊断:便秘(中焦积热证)。治以通腑泻下。处方:莱菔子20g、野菊花6g、胖大海6g、炒麦芽12g、炒稻芽12g、大黄3.5g、柴胡6g、玄参15g、酒黄芩3.5g、炒枳实12g、厚朴10g、芦根10g等。

4、结语

功能性便秘都与肺脾肾三脏密切有关,需要通、调、养三步法指导治疗,平时注意多运动。本案患儿便秘1年余,平素喜肉禽、牛奶、肉汤类,拒食蔬菜、水果等,排便艰涩。因饮食喂养不当,致食积中焦,郁久化热,燥结肠腑,腑气不通,属于三步法中的“通”阶段。治以泻下通腑,辅以清热养阴。经“通”法治疗后,二诊时患儿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明显缓解,此时腑气已通,仍有余热积于中焦,属于三步法“调”阶段,治疗的重心在于调和脾胃、恢复中焦升降之气,且继以通泻之力,以防症状反复。三诊、四诊时患儿大便质软、排便通畅、食欲基本恢复,此阶段属于三步法“养”阶段,治以养脾气、益胃阴、润肠道,使便秘不再复发。辨证准确,用药对症,故疗效满意。

供稿:岳东凤

编辑:赵微笑

审核:岳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xw/1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