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别名详解 萝卜子、芦菔子。性味归经 味辛、甘,性平。归肺、脾、胃经。营养成分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E、钙、铁、硒、芥子碱、芥酸、亚油酸、亚麻酸、菜子甾醇、菜菔素等。功效主治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泄痢,痰壅喘咳。药典论述 (1)《本草纲目》:“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2)《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3)《日用本草》:“治黄疸及皮肤目黄如金色,小水热赤。”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宜炒用。外用:适量,研末调敷。传世古方 治积年上气咳嗽,多痰喘促,唾脓血:莱菔子6克,研,煎汤,饭前服用。本方出自《食医心镜》。治一切食积:山楂克,神曲60克,半夏、茯苓各90克,陈皮、连翘、萝卜子各30克。上药研为末,再制成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80丸,在饭后两三个小后以白汤送下。本方名为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治痢疾有积,后重不通:莱菔子15克,白芍药9克,大黄3克,木香1.5克。水煎服。本方出自《方脉正宗》。治风秘气秘:莱菔子(炒)6克,研末,和皂英末6克服,以温开水送服。本方出自《寿域神方》。治小儿盘肠气痛:莱菔子炒黄,研末。取1.5克药末,以乳香汤送下。本方出自《仁斋直指方》。治跌打损伤,瘀血胀痛:莱菔子60克,生研烂,取适量,以热酒调敷。本方出自《方脉正宗》。临床应用 治百日咳:莱菔子适量,焙燥,研细粉。白砂糖水送服少许,每日数次。治习惯性便秘:莱菔子50克,以武火炒黄,分2次以温水送服。治中风后腹胀:莱菔子适量,以文火炒黄,研细末,取10克以米酒和为薄饼,将药饼盖脐孔上,用纱布固定,每12小时换药1次。回乳:莱菔子30克,打碎,水煎,分2次温服。降血脂:莱菔子克,人烘箱烘干,令脆,研为粉末,装胶囊中,每粒0.5克。每次服6粒,每日3次,空腹开水送下。治慢性呼吸衰竭:丹参、全瓜萎、桑白皮各30克,赤芍12克,莱菔子、当归、杏仁、紫苏子、桃仁、陈皮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本方化痰祛瘀,降气平喘。适用人群 患腹泻腹痛、痢疾的人适用。便秘的人适用。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嗳气的人适用。注意事项 莱菔子与何首乌、熟地黄配伍可致皮疹。气虚无食积者慎服。痰滞者慎用。养生 药膳 莱菔子莲心饮 配方:莱菔子20克,莲心6克,冰糖10克。 制作:莱菔子、莲心洗净放入煲中烧开调入冰糖,去除残渣即可。 功效:消食清火。 特点:清爽甘苦。 注:资料来源《中华药膳养生宝典》 赞是一种鼓励分享传递快乐 看完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zy/17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肝硬化腹水中医论治四法
- 下一篇文章: 试了许多方子都没治好的便秘,最终用这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