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楸药解莱菔子
提要: 莱菔子,始载于《日华子本草》。 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萝卜的种子。 莱菔子,味辛,气平,入手太阴肺经。 功效主治:化痰饮,止喘嗽,兼消面食。 特性:长于下气。 莱菔子,始载于《日华子本草》。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萝卜的种子。 十字花科约属种,全球广布,主产北温带,地中海地区尤盛。我国约有96属余种。本科植物含分泌细胞。多含硫甙(如芥子甙)。有些种类含强心甙、吲哚甙。 十字花科常见药物:大青叶、板蓝根、蔊菜、白芥子、荠菜、萝卜、莱菔子、葶苈子等。 莱菔子,味辛,气平,入手太阴肺经。 下气止喘,化痰破郁。 莱菔子辛烈疏利,善化痰饮,最止喘嗽,破郁止痛,利气消谷。 生研,吐老痰。 《本经逢原》: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降则定痰嗽,皆利气之效。同苏子、白芥子为三子散,治痰喘胸满。其根,生升,熟降。生则克血消痰,熟则生痰助湿。生莱菔汁治火伤垂死,灌之即苏。打扑损伤青紫,捣烂罨之即散。煨熟揩摩冻瘃二三日即和。偏头风痛,取近蒂青色者半寸许捣汁滴鼻孔,左痛滴右,右痛滴左,左右俱痛两鼻俱滴,滴后卧少顷,日滴一次,不过六七日,永不复发。欲令须发白者,以生地黄汁一升,合生莱菔汁一升饮之即白,伤血之验可征也。小儿丹瘤游风,捣涂即消,能消面积,解附子毒。性最耗气伤血,故脾胃虚寒,食不化者勿食。《丹方》取苗叶阴干治痢,随色之红白用,赤者砂糖调服,白者糖霜调服,然惟初痢为宜。若久痢胃虚畏食者,不可用也。 《本草新编》:却喘咳下气甚神,解面食至效。治风痰,消恶疮,善止久痢,除胀满亦奇,但宜少少用之。补气之药得之,而无大过之忧。利湿之剂入之,而有善全之妙。多服则损气,久服则伤阴也。或疑萝卜子能治喘胀,然古人用之于人参之中,反奏功如神。人参原是除喘消胀之药,莱菔子最解人参,何以同用而奏功乎?夫人参之除喘消胀,乃治虚喘虚胀也。虚症反现假实之象,人参遽然投之,直至其喘胀之所未能骤受,往往服之而愈喘愈服者有之。虽所增之喘胀,乃一时之假象,少顷自然平复,然终非治之之善。少加萝卜子以制人参,则喘胀不敢增,而反得消喘消胀之益,此所谓相制而相成也。或问萝卜子专解人参,用人参而一用萝卜子,则人参无益矣。此不知萝卜子,而并不知人参者也。人参得萝卜子,其功更补。盖人参补气,骤服气必难受,非止喘胀之症也,然得萝卜子,以行其补中之利气,则气平而易受。是萝卜子平气之有余,非损气之不足,实制人参以平其气,非制人参以伤其气也。世人动谓萝卜子解人参,误也。 夏秋间,种子成熟变黄红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搓出种子,簸净果皮及杂质,将种子晒干,生用或炒用。 滕磊·长楸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xw/3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消食药山楂神曲莱菔子
- 下一篇文章: 吃鱼好Nature子刊孕妇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