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人生最痛苦的事

自然是想吃的东西吃不了

要说比最痛苦的事情还要痛苦

自然是肚子撑着难受……

但是

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

因此我们美好的生活中

必须要有消食药的存在

今天

小编带你认识认识

我们的快乐源泉

——消食药

消食药

凡以消食化积、增进食欲为主要功效的药物都称为消食药,又称消导药或助消化药。

本类药味多甘,性多平,少数偏温,主归脾胃经。功能消化食积,增进食欲。主要适用于食积停滞不化所致的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泄泻或便秘等大便失常及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证。

本类药物的使用,常根据不同病情而配伍其他药物同用。食积多见气滞,故常与行气理气药配伍同用;食积兼寒象者,配温中暖胃散寒药;宿食久积郁而化热者,配苦寒轻下药;食积兼湿浊内阻、湿阻中焦者,配芳香化湿药;食积兼脾胃虚弱者,配补脾健胃药。

注意事项

辨别病变部位

食积停滞有上中下之分,病在上脘恶心欲吐,可用涌吐药以吐之;停积在下大便秘结,可用泻下药以导之,惟在中焦,脘腹胀闷,嗳气吞酸,不思饮食者则以消导药治之。

依病症选药

消食药均能消食化积,然性能又有不同,应跟据不同症状和原因,选择恰当药物治疗。一般食积停滞,常用山楂、六曲;症情较重者宜用鸡内金,轻者多用麦芽、谷芽等。又如油腻肉积宜用山楂;米面食积宜用麦芽。至于食积腹泻,又当用焦山楂;兼见气滞,当用莱菔子等。

配伍

食积停滞,如兼脾胃虚弱,纳呆泄泻,可配健脾药同用;气滞胀闷,可配理气药同用;恶心呕吐,可配和胃降逆药同用;便秘,可配泻下药同用。

禁忌

凡授乳妇女应用消食药须忌用麦芽、六曲;服人参时忌用莱菔子。

常见的消食药材

即如下方的山楂,神曲和莱菔子

让我们往下深入了解它们

……

山楂

核果类水果,核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干制后可入药,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对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山楂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其提取物对抑制体内癌细胞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作用。

功效与作用

1.助消化

2.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4.抑菌

药用价值

性味:酸甘,微温。

①《唐本草》:味酸,冷,无毒。

②《日用本草》:味甘酸,无毒。

③《本草蒙筌》:味甘辛,气平,无毒。

④《纲目》:酸甘,微温。

归经:入脾、胃、肝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经。

③《药品化义》:入脾、肝二经。

④《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

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附方

①治一切食积:山楂四两,白术四两,神曲二两。上为末,蒸饼丸,梧于大,服七十丸,白汤下。(《丹溪心法》)

②治食肉不消:山楂肉四两,水煮食之,并饮其汁。(《简便单方》)

③治诸滞腹痛:山楂一味煎汤饮。(《方脉正宗》)

④治痢疾赤白相兼:山楂肉不拘多少,炒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红痢蜜拌,白痢红白糖拌,红白相兼,蜜砂糖各半拌匀,白汤调,空心下。(《医钞类编》)

⑤治肠风:酸枣并肉核烧灰,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⑥治老人腰痛及腿痛:棠梂子、鹿茸(炙)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日二服。(《纲目》)

⑦治寒湿气小腹疼,外肾偏大肿痛:茴香、柿楂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二钱,盐、酒调,空心热服。(《百一选方》)

⑧治产妇恶露不尽,腹中疼痛,或儿枕作痛:山楂百十个,打碎煎汤,入砂糖少许,空心温服。(朱震亨)

神曲

神曲,别称六神曲,六曲。为辣蓼、青蒿、杏仁泥、赤小豆、鲜苍耳子加入面粉或麸皮后发酵而成的曲剂。全国各地均产。

《药性论》:化水谷宿食,症结积滞,健脾暖胃。《本草纲目》:消食下气,除痰逆霍乱,泄痢胀满诸疾,其功与曲同。闪挫腰痛者,过淬酒温服有效。妇人产后欲回乳者,炒研,酒服二钱,日二即止,甚验。

性味

甘、辛,温。

归经

归脾、胃经。

功效

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主治

用于饮食停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泻痢。

相关配伍

1、枳术丸:消痞强胃,久服令人食自不停也。白术一两(黄壁土炒过,去土),枳实(麸炒,去麸)一两。为末,荷叶包饭烧熟,捣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气滞,加橘皮一两;有火,加黄连一两;有痰,加半夏一两;有寒,加干姜五钱,木香三钱;有食,加神曲、麦各五钱。(《洁古家珍》)

2、暑月暴泻:壮脾温胃,及疗饮食所伤。曲术丸:用神曲(炒)、苍术(米泔浸一夜,焙)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饮下。(《和剂局方》)

3、头风脑痛:百灵藤十斤,水一石,煎汁三斗,入糯米三斗作饭。候冷,拌神曲炒末九两,同入瓮中,如常酿酒。经三、五日,看沫尽,更炊一斗糯米饭冷投之,待熟澄清。每温饮一小盏,服后浑身汗出为效。(《圣惠方》)

莱菔子

莱菔子,中药名。别称萝卜子、芦菔子、萝白子、菜头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

——《纲目》

莱菔子,味辛过于根,以其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于根也。

——《本草经疏》

炮制方法

1、莱菔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炒菜菔子取净莱菔子,依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微鼓起。用时捣碎。

性味

辛、甘,平。

归经

归肺、脾、胃经。

功效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主治

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相关配伍

1、治痢疾有积,后重不通:莱菔子五钱,白芍药三钱,大黄一钱,木香五分。水煎服。(《方脉正宗》)

2、治跌打损伤,瘀血胀痛:莱菔子二两,生研烂,热酒调敷。(《方脉正宗》)

3、痰嗽:杏仁(去皮、尖)莱菔子各半两。为末,粥丸服。(《丹溪心法》)

用法用量

煎服,5~12g。

禁忌

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如果想尝试消食药的功效

不妨现在就去大吃一顿哦!

当然——

这是说笑的惹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学生

要时刻注意身体的健康才对

(笑)

编辑:兰晶晶









































北京主治白癜风医院
北京有那些中医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xw/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