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学堂你不能不知道的中药莱菔子
白癜风患者生命的灯塔 http://m.39.net/pf/a_6188260.html 名医来了 莱菔子 中医大学堂 你不能不知道 的中药 对于现在孩子们而言,秋冬适度吃点白萝卜,可以消食理气,减少积滞,也能减少生病几率,对于脾虚的孩子而言,白萝卜和山药一起煲汤,是极好的搭配。 如果脾虚湿气重的孩子,可以用山药干与白萝卜搭配,因为晒干后山药,津液少了,不容易助湿,补脾气的能力会更强,但新鲜山药养阴生津能力会更强些,各有优点。 不过,我们今天重点认识的是白萝卜的种子,叫莱菔子!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呢?因为萝卜还有一个名字叫“莱菔”谐音“来福”。 中药小知识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药性 辛、甘,平。归肺、脾、胃经。 功效 消食除胀, 降气化痰。 用法用量 煎服,6~10g。生用吐风痰,炒用消食下气化痰。 使用注意 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古籍摘要 《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 《本草纲目》:“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 《医林纂要》:“生用,吐风痰,宽胸膈,托疮疹;熟用,下气消痰,攻坚积,疗后重。 临床应用 食积气滞 本品味辛行散,消食化积之中,尤善行气消胀。常与山楂、神曲、陈皮同用,治食积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吞酸,如保和丸;若再配白术,可攻补兼施,治疗食积气滞兼脾虚者,如大安丸。 咳喘痰多,胸闷食少 本品既能消食化积,又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尤宜治咳喘痰壅,胸闷兼食积者,如《食医心镜》单用本品为末服;或与白芥子、苏子等同用,如玉子养亲汤。此外,古方中有单用生品研服以涌吐风痰者,但现代临床很少用。 现代研究 化学 成分 莱菔子含莱菔素、芥子碱、脂肪油(油中含大量芥酸、亚油酸、亚麻酸)、β-谷甾醇、糖类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 药理 作用 菜菔子提取液,有缓和而持续的降压作用,且效果稳定,重复性强,亦无明显毒副作用;其注射液的降压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菜菔子能增强离体兔回肠节律性收缩和抑制小鼠胃排空。在体外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菜菔素1mg/ml浓度能显著抑制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其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同心性毛癣菌等6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莱菔子还有抗菌、祛痰、镇咳、平喘、改善排尿功能及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等作用。菜菔子于体外能中和破伤风毒素与白喉毒素。 不良 反应 莱菔子毒性较小。但莱菔素静注mg,可引起小鼠死亡。前人认为人参不宜与莱服子同用,恐其消减人参补虚之功,但服人参而引起脘腹胀满时,服莱腹子则能使之缓解。实验研究表明,人参与菜服子同服,对人参提高小鼠抗疲劳、耐缺氨及抗应激等功效亦未见影响。 莱菔子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常用的中药,其应用范围广泛,单用一味药或者通过与其他药物配伍可治疗多种疾病。古代医家用自己的诊疗经验证实了莱菔子的疗效,而近年来通过现代实验研究,莱菔子的药理药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更好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小小莱菔子,看似平淡无奇,竟有这么大功效!可谓是“至贱却有奇功”!你的家中常备莱菔子吗?没有的感觉备上点,说不定哪天就用到了。 END 如果你觉得本篇文章有用,请转发让更多人看见! 点击下方可以留言、投稿 喜欢就送我一朵小红花 ??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xw/17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通俗易懂的用药心得
- 下一篇文章: 保和丸治疗小儿夜咳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