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吃多了就要吐
今天下午门诊,一位今年2月份来就诊的患者前来复诊,在上海疫情封控前就诊过2次,因为疫情封控的关系,时隔了近4个月,患者带来了好消息。 这位患者是21岁的大学生,今年毕业。 今天他父亲带着儿子走进我诊室,一上来就感谢我,这个感谢来的有点突然,一时让我有点发蒙,我说先等一下,我先看看病例是怎么回事。 打开病例看了一下,再看看这位患者,我顿时回想起来了。 我问他道:“现在还吐不吐了?” 他父亲却先抢答了起来,说不吐了不吐了。 这位小伙子很腼腆,今天脸上带着微笑,我回想起当初他来就诊的样子了,话很少,眼神也一直望着诊桌的左右下缘,满脸焦虑的神情。 因为这是一例蛮特别的病例,所以看了病例,再看看他,我完全记起来他是一个什么情况了。 他吃多了会吐,吃油腻的东西尤其明显,吃的稍不当心就吐的厉害。这种情况持续了6年,今年初面临毕业,说论文写的非常焦虑,自己压力山大,所以这呕吐越发严重。 记得当时我问三他只答一,很多问题都要反复澄清确认。 看他的言语,很轻很慢,却又透着一种急切与游移不定。 第一诊的病例是年2月19日记载的,吃多了会吐,有时吃的油腻些就会吐,有时突然就会呕吐,持续6年,近期加重。 胃纳尚可,平时容易恶心,刷牙时更容易恶心,咽喉有明显异物感,经常胃部反酸,嗳气,打嗝。 平素觉得口粘,大便尚可,日一行,成型,偶尔会黏厕,睡眠尚可。 出汗稍多,身高cm,体重斤。 舌淡红,苔薄白稍腻,脉滑数,有力。 患者补充说他素来心率偏快,以前每次检查都是如此。 面色稍暗黄,略有油光,神情焦虑,举止动作稍缓,语声轻,语速稍缓慢,语气略不平稳。 因为患者今年毕业要出国留学,毕业论文写得不顺利,心情很抑郁。 平时外出活动比较少,娱乐活动也很少。 因为这个奇怪的病症,使他特别担心后期的留学计划,这种焦虑甚至都可以感染周边的人,接诊患者的过程也就不到十分钟而已,我都明显能感受到那种忧虑过度的氛围了。 在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个所以然来,病症时间迁延那么久,似乎他对自己的病症非常没有信心。 记得当时我宽慰了几句,说还是可以想想办法的。 按现代医学诊断,就是一个慢性胃炎,只是几乎所有的慢性胃炎不会有他这种呕吐症状,常规治疗也没有效果。 胃炎的诊断没有问题,但这种呕吐并不是简单的胃炎导致的。 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慢性胃炎的那几大类药物都用遍也解决不了很多在我们中医眼里的各种类型,各种胃病症状差异其实非常巨大,翻来覆去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铝碳酸镁等等那些常规用药是否值得商榷? 即使在《实用内科学》中,诸多症状的病理研究仍旧是疑点重重的,即使从现代医学的眼光审视,也不太经得起推敲,只是介于没有更好更清晰的认识,只能如此罢了。 在《中医内科学》中专门将“呕吐”设为疾病诊断的一门分类,写的也比较笼统,食积内停和痰饮中阻,以及肝气反胃都能够沾上点边,但实际上都对不拢。 我诊断的症候结论是痰湿食积,气郁夹风。体质上阴分有热。 治疗上化痰祛湿消积,疏气解郁熄风。 普通的伤食不会成积,只是食滞而已,这位患者虽然有积的病机形成,好在程度不重。 普通的食滞是不会迁延6年的,但积会,积是一种特殊的病机,近代中医书上说的也挺少的,对痰积、饮积、食积等病机的认识有盲区。 我有位患者有类似的情况,病情迁延了五六十年,几乎不能吃肉,不能碰油腻,胃口也特别差,人瘦的像麻杆一样,从十几岁儿童时期一直发展到今天七十岁。 今天又有一位来就诊的老先生,亦是如此,严重的积证,三周之内消瘦二十斤,并且影响饮食,积重则必然影响饮食,反令人消瘦。 为了防止漏诊其他疾病,我劝这医院详细检查一下,虽然我认为大概率不一定能查出特别的原因,但怕万一漏诊一些严重的隐患。 回过头说这位小伙子,因为考虑病虽有六年之久,但程度尚轻,所以没有选用特别多的消积药。 处方考虑循序渐进,方用柴胡温胆保和丸左金丸加减化裁: 半夏9陈皮10茯苓15竹茹15 枳实10胖大海10柴胡10黄芩5 黄连3吴茱萸2莱菔子20山楂15 六神曲10 年3月5日复诊,说症状减轻五六成。 半夏9陈皮10茯苓15竹茹15 枳实10胖大海10柴胡8黄芩5 黄连2吴茱萸1莱菔子20山楂15 六神曲10大腹皮6 经过这两诊,中间隔了近四个月,到了今天7月2日才有机会来复诊。说基本已经没有不适感了,连咽部的异物感也基本都消失了。 今天诊脉,沉取仍旧滑实有力,尚不柔软,虽然症状都消除了,但说明病根尚未断。 考虑还是要用些消积药拔出病根,开了善后调理处方以外,并用了加味烂积丸,准备把湿痰食积的病根给拔出,嘱咐用药后,倘若大便下黏烂恶臭之物,就是好现象。 今天这第三诊是善后调治,倘若患者因之前两诊症状全部消食,自认为觉得好透了,不来复诊,估计过个半年一年,这病是要反复的。 这种类似的疾病其实在临床上很多,对比现代医学,中医是绝对优势病种。 这则病例因为疗效挺好,趁今天有空,我就抓紧随手记录下来,很多病例我都想整理,总是被其他事情拖后腿,一拖也就拖没了,蛮可惜的。 敝帚自珍,治的顺手的案例,记下来自娱自乐也是一种乐趣。 最后,特别要申明一下,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轻重程度,处方差异巨大,文中录出的处方切勿擅自使用。 有健康问题仍旧要找中医大夫面诊比较妥当。 END▼往期精彩回顾▼遇冷就要腹泻是什么道理 平淡至极乃为神奇 夏季要如何才能祛湿 陆博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sy/18072.html
- 上一篇文章: 鸡内金的功效和作用,建议收藏备用2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