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当你生气时,可服用一些顺气的中成药,能舒畅气机,调理脏腑。在理气成药家族中,有多种顺气丸,虽同称为顺气丸,但处方来源、药味组成各不相同,治疗的功效亦不同。

木香顺气丸

处方来源于《沈氏尊生书》,方由木香、香附、乌药、槟榔、枳壳、青皮、陈皮、莱菔子、山楂、麦芽、神曲、茯苓、甘草等13味中药组成。其中木香、香附、乌药理气散寒止痛为主药,辅以莱菔子、枳壳、青皮、槟榔下气消胀,佐以山楂、麦芽、神曲消食导滞,茯苓健脾渗湿,诸药配伍,行顺气止痛、健胃化滞之效,适合胸膈痞闷、脘胁胀满、停食停水、消化不良等症的患者服用。对气滞不舒,消化不良,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症也有较好的疗效。

此药为大蜜丸,每丸重9克,口服,一次一丸,一日两次,白开水送服。

开胸顺气丸

处方来源于明朝内府大御医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中的利气丸,经加减化裁而成。方由大黄、牵牛子、香附、木香、陈皮、五灵脂、三棱、莪术、猪牙皂、黄芩等10味药组成。

方用大黄、牵牛子消积导滞、逐水,香附疏肝行气止痛,共为主药;辅以木香、陈皮行气和中止痛;佐以五灵脂、三棱、莪术活血行气、消积止痛,猪牙皂、黄芩清热祛痰,宽胸利膈,诸药合用,共奏调气化滞、消食逐水之功效,此药具较强的消积化滞的作用,适用于食积气滞所致的停食停水,气郁不舒所致的胸痞腹胀、胃脘疼痛等症。

此药为大蜜丸,每丸重6克,口服,一次一丸,一日两次,白开水送服。

宽中顺气丸

处方来源于《普济方》卷一八三,方由酒当归、芍药、白术、蜜炙皂角、芒硝、生大黄、郁李仁、炒牵牛子、人参等9味药组成。

此方分阴阳,济水火,方中酒当归、芍药、白术活血收敛健脾;大黄、牵牛子、芒硝、郁李仁消积导滞、逐水通便;蜜炙皂角清热祛痰,宽胸利膈;人参大补元气,避免消积导滞之过,诸药合用,共奏顺气宽胸、消积化滞的功效,主治血实气虚,胸胁痞满,或咳逆上气,胁助内疼,痰唾稠粘,咽喉不利,热结心烦,大便迟涩不下等症。

此药为淡黄绿色的水丸,如梧桐子大,每粒重6克,每服40粒,渐加至50粒,一日1~2次,食远、临卧温酒或饮汤送下。

孕妇忌服。年老体虚者慎用。

开郁顺气丸

开郁顺气丸为经验方,符合年中药成方制剂标准,方由柴胡、乌药、麸炒枳壳、茯苓、酒白芍、甘草、姜半夏、木香、姜厚朴、醋香附、苍术、黄芩、炒莱菔子、炒六神曲、炒青皮、陈皮、槟榔、桔梗、栀子、沉香、川芎、当归、砂仁等23味药组成。

方用柴胡、沉香、木香、姜厚朴、醋香附、枳壳、青皮、陈皮、乌药等疏气解郁、下气宽中;茯苓、炒莱菔子、炒六神曲、砂仁等健脾消食;当归、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开郁理气、健胃消食之功,用于治疗胸膈胀满、两胁攻痛、胃脘痞闷、消化不良等症。

此药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每丸重10克,口服。每次1丸,日2次,白开水送服。

孕妇忌服。

沉香顺气丸

处方来源于《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由陈佛手、炒枳实、白蔻仁、青皮、广陈皮、砂仁、沉香、广木香、粉甘草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散寒消滞、顺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寒湿气滞、胸痞腹痛、呕吐清水、气逆喘促等症。

此药为水泛为丸,以蔻仁、砂仁、沉香、广木香四味为衣。每服6克,温开水送下,一日2次,老人酌减。

舒肝顺气丸

方由柴胡、香附、白芍、郁金、枳实、厚朴、木香、佛手、延胡索、川芎、马兰草、陈皮、甘草等药组成,具有舒肝,理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两胁胀满、胃脘刺痛、呕逆嘈杂、嗳气泛酸等症。

此药为棕黑色的大蜜丸,每丸重9克,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白开水送服。

此药多舒气药,不宜连续久服;孕妇、糖尿病患者禁用。

对各种顺气丸的应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辨明体质的虚实,根据病情,辩证用药,不可混淆或互相代替使用,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文章源于网络,感恩原创作者

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cd/1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