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理论解方剂保和丸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气化理论解方剂 保和丸 处方基本介绍 保和丸出自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组成,药物配伍巧妙,以消食化积、理气和胃为主要功效,临床运用较广,为治疗“一切食积”轻证的常用方。食积证病位在脾、胃,临床表现为脘腹痞满,甚则疼痛,嗳腐吐酸,纳少,或呕吐,或下利,舌苔厚腻,脉滑。 食积的形成 食积者,本因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所致,阳气不足则气机升降无力。阳气闭藏于肾水中,随着肝气的温升之力逐渐运行至心,成为心火,随着风和火蒸腾脾土中的湿,使其运化无碍,随后在胃气下降、肺气肃敛的过程中阳气逐渐下降,最后归于水闭藏于肾。若在阳气升发过程中“掉队”则会造成温煦之力不足,脾胃功能下降,不能运化腐熟水谷,产生食积;若在阳气潜降的过程中“脱轨”则会使阴火浮越在上,表现为上热下寒。这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肝木乘克脾土,也启迪我们在治疗食积等脾胃病时应注意顾护肝气,以防肝疏不畅影响脾胃运化。 气化理论基础 在黄元御《四圣心源》的一气周流的理论中,他认为在天地分阴阳之前只有一气鸿蒙,孕育出阴阳之时便有了清浊之分,顺应清则升浮,浊则沉降的自然之性,此气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便完成了一气化阴阳,太极生两仪的过程。清浊之间,是谓中气,此乃阴阳升降之枢纽,是谓土也。土的枢轴运动变会产生清浊之气的升降运动,于是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方其升半,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在其升降过程中完成了两仪生四象,木、火、土、金、水也由此生成。黄氏认为土为四维之中气,其枢转决定着四象的升降浮沉。木火之能生长者,太阴己土之阳升也;金水之所以能藏者,阳明戊土之阴降也。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五行之理,有生有克,火生土,水灭火故确立了泻水补火、扶阳抑阴的基本大法。土性湿濡,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故健脾祛湿的同时也应疏泄肝气。 问答环节 该方由三部分组成,一为消食药(山楂、神曲、莱菔子)二为化痰和胃药(二陈汤去甘草)三为清热药(连翘)。因《医方集解》中提到“积久必郁为热”故众多医家认为连翘在方中仅作为清热药使用,甚至认为无热象的轻症食积可以不加连翘。若真如众多医家所说,连翘加之仅为清热,那为何不用黄连清热燥湿之品?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受纳、主降浊,饮食积于脾胃则影响运水谷的运化、气机的升降,水液不化积而成湿成痰,郁久化热,用清热燥湿之品岂不更佳?同为苦寒之品,解释为苦寒碍胃恐有不恰,那为何又要用连翘此等清热解毒之品呢? 当代医家在《方剂心得十讲》中概括:“连翘微苦性凉,具有升浮宣散、清热散结之力,在大量消食导滞、和中降气之品中加入连翘,不但能清郁热、散滞结,而且用其升浮宣透之力,可防消降太过,使全方有升有降,有消有散,有温有凉,有化有导,呈现出一派活泼生机。再者,本品还善理肝气,既能疏散肝气之郁,又能苦平肝气之盛。” 保 和丸 丸 小 议 在保和丸中山楂为君,神曲、莱菔子为臣。茯苓、半夏、陈皮为佐,连翘为使。 1 君药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本草求真》中有“山楂,所谓健脾者,因其脾有食积,用此酸咸之味,以为消磨,俾食行而痰消,气破而泄化,谓之为健,止属消导之健矣。” 2 臣药 神曲,味辛甘,气温。《本草经解》中写“神曲气温,禀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甘无毒,得地中西土金之味,入足阳明燥金胃土,气味俱升,阳也。饮食入胃,散精于肝,肝不散精,则水谷宿积矣,积之既久,则有形可征者结于内。神曲气温散肝,肝气疏散则宿者消而积者化也,肝气既疏畅,则脾土自健。阳者胃脘之阳,辛温益阳,所以又暖胃也。”这段话也很好的印证了土湿应疏之以木气。 莱菔子,味辛辣,气温。莱菔子本为破气之药,不宜与人参同服,而《本草新编》中记载“萝卜子,却喘咳下气甚神,解面食至效......疑萝卜子能治喘胀,然古人用之于人参之中,反奏功如神......盖人参补气,骤服气必难受,非止喘胀之症也,然得萝卜子,以行其补中之利气,则气平而易受。是萝卜子平气之有余,非损气之不足,实制人参以平其气,非制人参以伤其气也。世人动谓萝卜子解人参,误也。”从人参配莱菔子治疗喘咳效益佳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补益药中加入行气药不但不会损其所补之气反可行其滋腻,使补而不滞。 山楂、神曲、莱菔子三药均性温,温药恰符春升之木气,在健脾消食的同时亦注重“肝气既疏,脾土自健”的思想。 3 佐药 《医宗必读》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故佐以甘淡之茯苓,辛苦性温之陈皮、半夏健脾除湿的同时疏理气机,恢复脾胃枢轴升降之功。 茯苓甘平淡渗,所以能燥脾清金伐水,在益气健脾的同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邪有出路。 《本草经解》中记“半夏气平,禀天秋燥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辛有毒,得地西方酷烈之金味,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半夏辛平,辛则能开,平则能降。”半夏入肺经,其性味顺应肺气敛降之性,加之可降气平肺;又因入脾胃经,辛则能散能行,故半夏亦可燥湿化痰,助脾土恢复气机通畅。 陈皮为理气药,多配伍补益药应用,《本草备要》中言“陈皮,能燥能宣,有补有泻,可升可降。辛能散,苦能燥、能泻,温能补、能和。同补药则补,泻药则泻,升药则升,降药则降。为脾、肺气分之药(脾为气母,肺为气龠。凡补药涩药,必佐陈皮以利气)。” 茯苓健脾益气给邪以出路,半夏气平禀燥金之气,陈皮气温应春木之气,此三味有升有降,有散有敛,共应脾胃升降枢纽之性,亦和黄氏中气升降,和合四维的理论观点。 4 使药 连翘在问答环节已介绍过,其性升散,用其宣透之力可防消降太过,同时疏理肝气,使全方有升有降,有消有散,有温有凉,有化有导。 小结 分析保和丸一方,不论是健脾消食的山楂、神曲、莱菔子,行气燥湿的茯苓、陈皮、半夏,还是清热的连翘,其中都蕴含着气化理论的影子。一方面是人体气化,强调健脾燥湿消食,理应疏理肝气,以防肝木疏泄升发不畅使土湿泛滥,进而影响脾胃运化升降功能,必要时,可以敛降金气,金降则木升;另一方面是药物气化,药物性味亦分阴阳,气温禀肝木之性,气平应肺金之气,不可单纯的将药物作用局限在其功效主治,要懂得灵活变通,知其升降浮沉,使之与人体相应,以药之性纠人之病。 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cd/17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收好这几个食疗方子,帮你远离冬季感冒
- 下一篇文章: 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