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风温病是指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热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疾病,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影响人体的健康,严重者属中医学“疫病”范陦。

  针对年春季温病的发病特点,医院及时组织院内名医专家团队,集团队的经验和智慧,针对东莞地区的特点,提炼出年风温病的食疗、预防及治疗处方,仅供日常预防或临床治疗参考。

一、预防处方

中医药“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对防治群体化传染性疾病具有突出意义。首先强调注意自我保护,“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避其毒气”;其二要注意调摄养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服用预防中药以扶正祛邪、调和阴阳,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预防方一

●药方:桑叶10g,杏仁10g,北沙参20g,玄参10g,苏梗10g,杭菊10g,甘草6g。

●功效:润燥宣肺

●适合人群:普通人群

预防方二

●药方:五指毛桃20g,防风10g,白术10g,布渣叶10g,大豆黄卷15g,太子参10g。

●功效:益气固表

●适合人群:体质偏弱人群和老年人群

食疗方

●1.桑叶萝卜汤:鲜桑叶10g或鲜芦根30g,白萝卜1个,瘦肉1两。

●2.五指毛桃瘦肉汤:五指毛桃20g,北沙参20g,薏苡仁20g,瘦肉1两。

●3.川贝雪梨汤:川贝5g,雪梨1个,瘦肉1两。

以上食疗方为两人份量,清热润肺,益气养阴,可酌情选用。

二、治疗处方

疫毒犯肺证

该病症多见于早期。

●症状:初起发热,乏力,干咳,无痰,或有恶寒。舌红苔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清肺解毒,宣肺透邪。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银花15g,连翘15g,黄芩15g,柴胡15g,青蒿15g(后下),杏仁10g(炒),生苡仁30g,沙参20g,板蓝根15g,鱼腥草20g(后下),桔梗10g,苏叶10g。

●加减:脘腹胀满、苔腻甚者加藿香、佩兰

疫毒壅肺证

该病症多见于进展期。

●症状:气促胸闷,喘息憋气,动则加重,高热,汗出热不解,干咳,乏力,口干,舌红或绛,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平喘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生石膏45g(先煎),炙麻黄8g,炒杏仁10g,浙贝母20g,太子参20g,生甘草10g,葶苈子15g,瓜蒌皮15g,桑白皮15g,炒莱菔子15g,炒苏子15g

●加减:气短、乏力、口干重者去太子参,加西洋参;脘腹胀满、苔腻甚者加生苡仁、藿香、佩兰;高热不退加紫雪丹(1支/天)

莞小卫提醒市民如出现发烧、咳医院根据引导就诊!医院也在门诊提供专家免费咨询,服务市民!我就知道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cd/13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