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莱菔子提取物
莱菔子 莱菔子为中药名,出《本草衍义补遗》。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sativusL.的干燥成熟种子。呈类卵圆形或椭圆形,稍扁,长2.5~4mm,宽2~i3mm。表面黄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深棕色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种皮薄而脆,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气微,味淡、微苦辛。炒莱菔子鼓起,颜色加深,质脆,有香气。 莱菔子味甘、辛,性平。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能。用于食积气滞、胸闷腹胀、大便秘结、嗳气吞酸、痰壅喘咳。莱菔子生品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炒莱菔子变升为降,改变了涌吐痰涎的副作用,既缓和了药性,又利于粉碎和煎出。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多用于食积腹胀,气喘咳嗽。 功能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主治 1、食积气滞:本品味辛行散,消食化积之中,尤善行气消胀。 2、咳喘痰多,胸闷食少:本品既能消食化积,又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 (1)不宜与人参同用。 (2)不宜与地黄、何首乌同用。 2、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碘补充同用,可能降低疗效。与降压药同用时不宜剂量过大。 3、饮食禁忌: (3)与胡萝卜同用可降低疗效,不宜合用。 (4)不宜与橘子同食,可诱发甲状腺肿。 (5)不宜与苹果、梨、葡萄等一起食用。 注意事项 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化学成分 莱菔子含莱菔素、芥子碱、脂肪油(油中含大量芥酸、亚油酸、亚麻酸)、β-谷甾醇、糖类及多种氨机酸、维生素等。 药理作用 莱菔素在体外对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莱菔子水浸剂能抑制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生长。 莱菔子水提物可抗炎、降压等。 莱菔子过量水提物可致小鼠惊厥而死。 各项指标 水分:不得过8.0% 总灰分:不得过6.0% 酸不溶灰分:不得过2.0%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0.0% 国内标准法规 公告:年版 生产工艺:原料--粉碎--提取--离心过滤--干燥--检测--成品 推荐用量:6-9g。 摘录:《中国药典》 不同剂型的加工类型 注:药品剂型定义不代表食品剂型定义,但因保健食品相关剂型定义类似于《药典》故在此引用《药典》定义。 简要工艺流程:混料--制粒(或不制粒)--压片--包衣(或不包衣)--包装 压制法工艺:(原料溶液+明胶液)--压丸--定型--洗丸--干燥--选丸--包装 压制法工艺:(原料+辅料)--称量配料--粉碎--(核料+混料+粘合剂)--制粒--干燥--整粒--总混--胶囊灌装--包装 提取物详细信息 主营产品 陕西盛恒生物主要经营批发各种植物提取物、果蔬粉。 目前主要推出的药食同源类的有: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芡实、花椒、红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黑枣、酸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葚、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人参、山银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杜仲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cd/13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62个妙方,默默收藏,转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