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丸是一首名方,出自于《丹溪心法》,具有消食、导滞、和胃的功效。

五运六气解方剂

保和丸出自一代大医朱丹溪之手,方药组成也极精简。下文将方中药物分成三组分析:

1、消食药:山楂、神曲、莱菔子(即萝卜子)。吴昆在《医方考》中指出:“山楂甘而酸,酸胜甘,故能去肥甘之积;神曲甘而腐,腐胜焦,故能化炮炙之腻;卜子辛而苦,苦下气,故能化面物之滞……”汪昂在《医方集解》中指出:“山楂酸温收缩之性,能消油腻腥羶之食;神曲辛温蒸窨之物,能消酒食陈腐之积;卜子辛甘下气而制面……”山楂尤善消肉食之积;神曲健脾消食,善消酒面之积;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善消谷痰积。三者合之,可消绝大部分食积。

2、二陈汤去甘草:半夏、陈皮、茯苓。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通行气机;食积不运,易生湿化热,故配茯苓健脾祛湿,和中止泻。一升一降,健运中焦。二陈汤具有和胃化痰之功,食积易导致胃呆痰阻,故在消食化积的同时佐以化痰和胃。不用甘草,免其甘缓影响消导畅中之功。[1]3、连翘的特殊用法。方书中多谓连翘清热,因食积易于化热,《医方集解》中所谓“积久必郁为热”。除此之外,连翘还有特殊的理解。当代医家焦树德在《方剂心得十讲》中对保和丸中使用连翘有大段的阐述:“此方妙在加入连翘一味。该药微苦性凉,具有升浮宣散、清热散结之力,在大队消食导滞和中降气之品中加入连翘,不但能清郁热、散滞结,而且用其升浮宣透之力,以防消降太过而使全方有升有降,有消有散,有温有凉,有化有导,呈现出一派活泼生机。再者本品善理肝气,既能舒散肝气之郁,又能苦平肝气之盛。在脾胃积滞,中运不健之机,加入平肝舒郁之品,更能防肝来乘。”利用连翘的轻清宣散之力,调节脏腑气机升降,同时疏散肝气。脾虚易引肝木来乘,“土壅木郁”,此处疏肝有未病先防之妙用。

饮食不节之虞

当今社会,各类食物丰富多样,人们也常有口腹之欲,并不知道节食的好处,所以常常有食积之虞。

腹胀不适,甚则腹痛,脘痞胸闷,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舌苔厚腻等继之而生。

保和丸的运用

保和丸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但是所有人都能常用保和丸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张秉云言:“此为食积痰凝,内瘀脾胃,正气未虚者而设也。”

可见保和丸纯为消食之剂,并没有健脾益气的作用。不仅如此,行气消食之药必然耗气,所以使用保和丸的第一要点就是“正气不虚”。

也就是说,在脾胃不虚而有食积的情况下使用。换而言之,有腹胀腹痛等食积症状,而没有面黄乏力,长期食欲不振,便溏,舌淡嫩齿痕等表现。这种脾虚而容易发生的食积的,首先是要在健脾的基础上消食,适合使用健脾丸之类的药物。

一定要在出现明显积食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吗?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防微杜渐。在各个节假日,特别是春节里,大鱼大肉,食用很多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另一方面又缺少运动。

所以大吃大喝的各个时间,各种饭局应酬等活动后,可以短期服用保和丸,以达到消食的目的。

另一种就是小孩子,小孩子发生食积不一定是有脾虚的基础。小儿属于稚阳,脏腑发育比较脆弱,在正常的脏腑基础上,很容易因为食物超量或者食物种类发生问题。

这种情况也可以用保和丸,因为虽然是消食剂,但是整体还是相对平和,不然也不会以“保和”命名。但是一定要注意使用时间和时机。

切忌妄用

因为保和丸是一种中成药,购买和服用都很方便。但是中医药的运用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人体的不同状态辨证论治。

就脾虚和食积而言,也要去分析两者的比例,先后因果等关系,才能在用药上有合适的配比。

所以一般简单的情况可以短期自己服用保和丸,但是最好的方法,还是要请中医师给出建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cd/1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