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摄于湖南长沙)

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干燥根。以“恒(héng)山”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原产于佷(hěn)山,‘佷’与‘恒’谐音”,故名“恒山”。秋季采挖,去须、洗净、切片、晒干入药。常山片,清炒至色变深,称“炒常山”。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恒山)味苦,寒。主伤寒,寒热,热发,温疟,鬼毒,胸中痰结吐逆。一名互草。生川谷。(蜀漆)味辛,平。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癥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鬼疰(zhù)。生川谷。”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常山)辛苦性寒,吐痰逐饮,能截诸疟。虚人忌之。按:常山吐疟痰,藜芦吐风痰,瓜蒂吐热痰,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蜀漆:即常山苗,功用相近,性稍轻扬耳。”

常山(摄于湖南长沙)

NO.2.1功效主治

常山,苦、辛,寒;有毒。归肺、肝、心经。主要功效有:涌吐痰涎,截疟。

1

涌吐痰涎:本品药性上行,善于涌吐痰涎,适于痰饮停聚之胸膈痞塞。

2

截疟:本品善于截疟,为治疟要药,可治疗各种疟疾。

同源药物

蜀漆,为常山苗,辛平有毒,功效主治同常山,且其治效和呕吐之力更大,故现已少用。

常山(照片由湘中大本草联盟陈老师提供)

用法:5~9g,煎服。有催吐副作用,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涌吐痰涎多生用,治疟多酒炒,治疟多在寒热发作前半天或2小时服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常山含生物碱、香豆素、甾体、多酚等成分,有良好的抗疟疾活性,还有抗肿瘤、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李燕,刘明川,金林红,等.常山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39(9):7-9.

张志民,徐柏英.張仲景用蜀漆(附常山)之研究[J].福建中医药,(4):34-37.

音频:沙湖

图片:凌智文字:凌智

欢迎大家长按







































寒假中科白癜风预约就诊
白癜风复发难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zy/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