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古装剧的人或许有这样的印象,剧中某位角色伤重或者病危,一碗千年人参汤喝下去,病情立刻好转甚至痊愈。虽然电视剧有夸张,不过人参大补,甚至能延缓死亡,一直是民间的固有印象。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气"出现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不足;第二类是因为后天疲劳、脏器受损等因素累计,导致精微之气不足。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应在日常的养生中注意补充。

中药补气的药物很多,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主要有人参、黄芪和党参,被誉为是补气"三宝"。虽然都是补气的药,但应用起来应有所区分。

人参

人参是我国名贵药材之一。是现今天然补益药的代表,享有"中药之王"的美誉。

人参侧重于回阳救逆,大补元气,它补气的作用迅速,能很快的缓解气虚、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缓解心血管疾病等。但是,炮制过的人参作用比较刚猛,若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可选用新鲜人参,性味平和不易上火。

清蒸人参鸡

新开河参15克、母鸡1只、火腿10克、水发玉兰片10克、水发香菇15克、精盐、料酒、葱、姜、味精适量。

先将母鸡宰杀去内脏,洗净;然后火腿、玉兰片、香菇、葱、姜切片;再把新开河参泡在水中,在锅里蒸上20分钟;最后将洗净的鸡放在盘内,放入蒸熟的新开河参、火腿、玉兰片、香菇、葱、姜、盐、料酒、汤,上笼蒸熟为止。

补气安神,适于劳伤、食少、健忘、眩晕、气血津液不足等。

黄芪

黄芪可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固表止汗。作用相对平和,自古以来就是补气的佳品,适用于气虚引起的倦怠乏力、气短、盗汗、水肿等。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气色更好。经常容易感冒的人,出汗过多,可用黄芪泡水饮。侧重补益卫表之气,这是人参所不具备的。当然,人参安神生津的作用也是黄芪所不能的。

黄芪粥

黄芪20g、大枣30g、大米适量。

取黄芪、大枣,加水煎煮30分钟后,将洗净的米加入锅中,熬煮待粥浓稠后即可食用。

气血双补。

党参

党参属于桔梗科植物,但功效与人参最为相近,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也能增强免疫力、抗衰老和抗疲劳。兼备了前两者的补气作用,既能补气升阳,又可生津安神,常作为人参的替代品。

不过党参补气药效比不上人参,党参多用于气虚及气血两亏、气津两伤的轻证,补气之力相对较弱,所以临床上又常与人参、黄芪配伍运用。

党参枸杞鸡肉汤

党参30g、枸杞子30g、龙眼肉20g、鸡肉g。

鸡肉洗净切小块,用开水进行焯水,煲内放适量的水,加少量料酒,入枸杞、党参、龙眼肉、鸡肉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

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气短。

为保证补气药效,服用时不宜饮茶水和吃白萝卜;忌与藜芦、五灵脂、莱菔子、皂荚同用。

一抬指,一点击,一布施,传播正能量,重在分享!

如果您喜欢:

1、点击右上角——查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zy/1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