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知道治脾胃病的常用方药,老中医毕生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精微化生之所,人体的五脏六腑都靠它提供营养物质。但凡脾胃功能不佳的人,常常表现为面黄肌瘦、五脏不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这些令人头疼的症状,都可能出现。若脾胃出现病变,身体健康便会受到影响。治疗脾胃病,中医也很在行。今且分享一位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药! 选方用药师古不泥古,仲景之重胃气、建中气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经验方建中失笑散即化裁于《伤寒论》小建中汤;金元时期李东垣重视脾气升发一面,用药轻灵,健脾益气药的使用亦多药量不大,补而不滞。经验方加减薏苡竹叶散即化裁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湿热相关内容。古人的经验虽然宝贵,但在临床应用时,又灵活化裁,圆机活法,本着“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的原则。 具体用药方面: 健脾补气药: 临床上常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气虚重者,党参可易红参粉3克冲服。对于偏于阳虚的患者,补气即可温阳,尤其是党参、黄芪,而少用附子、肉桂等温燥药,益气健脾即可达到回阳的目的,而过用温燥药往往会导致温燥伤阴之弊。 行气和胃药: 轻者多用厚朴、清半夏、砂仁、木香,重者加用檀香、沉香。 化瘀药: 久病虚者加生蒲黄、五灵脂;实证多用三棱、莪术;三七粉虚实均可用。 制酸药: 实证用吴茱萸、黄连;虚证多用川贝粉、海螵蛸或红豆蔻。 清利湿热药: 常用生薏苡仁、竹叶、白豆蔻,清热解毒用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该三味药同用有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 消积导滞药: 常用炒谷芽、焦四仙、莱菔子、鸡内金、大黄炭。 此外,应善用现代药理知识:川贝粉、红豆蔻有较好的抑制胃酸作用,传统的具有抑制胃酸作用的乌贝散,浙贝母改用川贝母效果更好,且一定要用川贝粉,不仅抑制胃酸而且解痉止痛;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在辨证的前提下应用,可使幽门螺杆菌转阴。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一 四气调神大论二 生气通天论三 金匮真言论四 阴阳应象大论五 ……伤寒论 张机 伤寒论详解一 伤寒论详解二 伤寒论详解三 伤寒论详解四 伤寒论详解五 系列 金匮要略 张机 看视频,学金匮一 看视频,学金匮二 看视频,学金匮三 看视频,学金匮四 看视频,学金匮五 系列 《伤寒杂病论》的一大特色——有是证,用是方六经阴阳辨证用药金口诀长按,及时充电更多精彩,点阅读原文,支持关键词筛选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怎么样治疗中科白癜风让国庆不白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zy/1966.html
- 上一篇文章: 蒲辅周方药杂谈
- 下一篇文章: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