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倒流这个病,确实折腾人。外行人没少瞎折腾,有的当成咽炎治,有的当成咳嗽治,治来治去,孩子连饭都吃不下了,真的是耽误事儿!

就在昨天,我收治了一名鼻涕倒流的患者,家长告诉我,最初孩子是鼻塞,老是不通气,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鼻子通气了,但孩子总是有吞咽动作,让孩子张嘴,能看到喉咙那里有东西,不知道是痰还是鼻涕……

事情的真相是:孩子出现了鼻涕倒流,也就是本该从鼻腔流出的鼻涕,改为从咽喉流下去,孩子被迫吞咽鼻涕,会出现恶心、消化不良、发烧等症状。

这些鼻涕是体内寒湿的实质化表现,而鼻涕倒流的本质,是寒湿把命门给堵严实了,无法从正确的道路出去。

中医上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说法。可以把人看成一根两端开口的管子,肺和大肠相表里,两者相互连接,是上下相同的管道。

如果上边的肺瘀堵了,大肠也会跟着出现状况,孩子们会有便秘、腹胀等情况;同样的如果大肠堵了,其中的湿浊就会化为虚火,一路向上,影响肺的宣发和鼻腔的通气,孩子们会有鼻塞、流鼻涕、鼻涕倒流等问题。

所以说,想要治疗鼻涕倒流,就不能只会盯着鼻子看,而是要找到疾病的源头。

之前有一个孩子找到我,因为鼻炎好多年,体质差,频繁生病,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比同班同学矮一大截。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不再喊着鼻子不通气、难受之类的话,但变得不爱吃饭了,总是无意识做一些吞咽动作,精神也变得更差了。

我仔细看了孩子的情况,孩子明显消化不良,腹胀,排便很困难。舌头伸出来看了看,发现孩子舌中间有裂纹,是典型的痰湿表现。

其实很好理解,之前孩子老生病,脾虚肺也虚,体内气血不足,正气不固,消化和排泄能力受到影响。

鼻子是肺的开口,寒邪入侵肺部,肺失去了正常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无法调节肺内水液,因此会流鼻涕、鼻塞,同时体内痰湿过重,堵塞脉络,孩子痰多,咳痰之后喉咙里仍然感觉粘粘的不舒服;

脾为肺之母,子病及母,脾胃运转无力,难以消化摄入的食物,胃内水湿停聚,也阻碍了气血的生成,孩子感觉腹胀、乏力,懒懒散散,做什么都没劲,缺少了正气,孩子长不高,个子矮小。

治疗的方向,就是打通孩子的脾和肺,让体内停滞的脏器重新运转起来。

处方:

黄芩、白术、白芪、辛夷、炒杏仁、茯苓、陈皮、莱菔子、炒牛蒡子、半夏、麦冬、甘草。

(具体用药需辨证,不建议盲目使用,可以找我说说具体情况。)

方中黄芩、白芷、辛夷花和炒牛蒡子,把体内寒湿给化开,把肺的功能调理到正常状态,通过皮毛的开阖,把垃圾和毒素宣散出去;

炒杏仁、半夏、茯苓和莱菔子,把痰湿往下拽,顺着痰湿黏滞的特性,把大肠的通道打开,把痰湿这类垃圾毒素排出体外;

接下来用白术、陈皮调理脾胃,恢复肠胃的运转功能,增加脾胃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帮助孩子长高长肉。

在服用中药时,我还加入了中药熏鼻、穴位贴敷等辅助治疗方法,以便加快效果。一个月后,复诊时,孩子精气神好多了,嗓子里的痰也消失了,吃饭时胃口提升,小脸都吃胖了一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zy/1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