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66445.html

导读:手足不温,胁肋隐痛,胃纳欠佳,夜寐不安,大便粘滞,舌红苔白腻,脉弦。此属肝气郁结、气不宣通,是为逆冷,治宜疏肝解郁,方选四逆散加味治之。

一、医案分享

徐某某,女,58岁。年1月25日初诊。

主诉:手足不温半月余

现病史:患者半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手足不温,伴乏力,时有双侧胁肋部隐痛不适,胃纳欠佳,夜寐欠安,大便欠畅,舌红苔白腻,脉弦。

刻下:手足不温,身倦乏力,胁肋隐痛,胃纳欠佳,夜寐不安,大便粘滞。舌红苔白腻,脉弦。

既往史:有甲状腺结节(左侧4A类)、乳腺结节3类、高脂血症、慢性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间质瘤病史。

二、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郁证-肝气郁结证

治则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宽中

处方:四逆散加味

北柴胡10g,炒枳壳12g,炒白芍15g,炙甘草6g,

茯苓15g,桂枝15g,麸炒白术15g,泽泻15g,

车前子20g(包煎),桑白皮12g,苏梗12g,

浙贝母10g,皂角刺10g,莱菔子20g。

10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夜交藤30g,细辛6g,合欢皮10g,艾叶15g,干姜3g。

10剂,外用泡脚,日一剂,晚临睡前半小时,水温40℃左右,15分钟。

.02.08二诊:服药后,患者手足转温,乏力缓解,夜寐转安,自诉咽堵不适,双侧胁肋部隐痛缓解,大便通畅,舌红苔白微腻,脉弦。上方加生麦芽30g,葛根20g,14剂继服。外用方续用。

.02.22三诊:服药后,患者自诉乏力明显好转,咽堵感明显好转,夜寐欠佳,双侧胁肋部隐痛不适已除,胃纳可,大便畅,舌红苔黄腻,脉弦。方予温胆汤加减理气化痰、清热除烦,14剂继服。

三、临证按语

本病例患者,中老年女性,以“手足不温”为主症,伴乏力,双侧胁肋部隐痛不适,胃纳欠佳,夜寐欠安,大便欠畅,舌红苔白腻,脉弦,辨为“气郁证”,本证由于情志不舒,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导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此种“四逆”与阳衰阴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质区别。正如李中梓云:“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为逆冷。”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木来乘土,故见胁肋部隐痛不适,胃纳欠佳,咽堵等症。脉弦亦主肝郁。故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宽中为法。

方中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与柴胡合用,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且二者恰适肝体阴用阳之性,为疏肝法之基本配伍;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增舒畅气机之功,达到升清降浊之效,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另合五苓散行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加猫人参、皂角刺、浙贝母散结消肿,苏梗理气宽中,桑白皮利水消肿,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通便,诸药共奏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和脾胃之效,使郁解气畅,清阳得伸,诸症自愈。

往期回顾

何迎春临证经验—失眠伴月经不调案

何迎春临证经验—便秘案

何迎春临证经验—咳嗽案

何迎春临证经验—口疮案

何迎春临证经验—痤疮案

何迎春临证经验—小儿鼻炎案

何迎春临证医案分享——血精案

何迎春临证医案分享——肥胖案

何迎春临证医案分享——虚劳案

何迎春临证医案分享——胃胀案

用药注意事项及门诊预约方式

医师简介

何迎春,主任中医师,市级名中医,二级教授,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学术继承人。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委,浙江省中医学会老年分会、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中医学会老年分会主任委员。

从事中医临床近四十年,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胃炎、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术后调理、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以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对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调理有丰富的经验。

何迎春出诊安排

每周一下午:医院丁桥院区门诊二楼B区名医馆

每周二、三上午:医院武林院区门诊六楼名医馆

每周四上午:广兴堂国医馆(凤起路与新华路交界双眼井巷2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zy/1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