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读,为何南人喜大米,北人好面食
白癜风的危害 http://pf.39.net/bdfyy/bdfzj/150425/4614815.html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古中医生活方式 给予你在养护生命的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 |格物|致知|自然|简单 南北差异 南人喜米,北人好面 南北差异,一直都是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小到主食吃米食面,大到国民性格迥异......那么,主食的不同是怎样产生的呢?吃米或吃面,会给南北方人带来影响吗?■我们先从自然环境分析—— 我们知道,横亘东西的秦岭山脉,加上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形成了中国南北地理的天然分界线。 秦岭,并不是一条主脊清晰的单薄山脉,其南北宽达千米,群山绵延。 向西则延伸至甘青边界,与昆仑山相接,东西绵延约余千米,几乎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 而且,其北坡山势陡峻,如同一堵“挡风墙”,阻止了冬季冷空气南下,故南方较为温暖。 相对的,南来的水汽又大部分被拦截在南坡,故南方降水更加丰富,形成良田千顷,一派江南风光。 但一过秦岭,大地则明显干旱起来,农作物也以不需要大量水源的为主了。 所以,“南米北面”的差异,一方面是自然环境下的产物。 ■我们再从历史人文分析—— 尽管小麦在中国北方地区被大量种植,但它并非本土农作物,是从地中海跋山涉水而来的。 在小麦来之前,中国南方地区主要以水稻为主;而北方干旱缺水,除东北外几乎都无法种植水稻,故只能以“黍、稷”等杂粮,作为主食。 但,小麦后来居上,由于其抗旱性能和口感,瞬间在全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取代了杂粮,成为了北方人的主食。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南方地区小麦水稻都能种,为什么没有主食吃面的习惯呢? 第一,由于水稻是中国原产,小麦来的晚,吃米已经成为南方人的饮食习惯,难以改变。 第二,南方地区,物产比北方丰富,适合炒几个小菜配合米饭;而可以直接吃的面食,更适合当早餐,并非正餐。 第三,米饭的做法相对比较简单,南方人难以去学习相对复杂的面食做法。 数千年的饮食习惯,又怎能轻易更换? 不会轻易更换的背后, 其实,更核心、重要的原因 水稻利湿, 小麦留水、锁水 面粉是由小麦加工而成,小麦生长在干旱的环境,在潮湿多水的地方,小麦是无法正常生长的,就因为这个生长特点,导致了小麦这种植物,具备了在干旱环境下自我求生的本能,这个本能就是留住水分,减少水分的散失。 因为如果它不留住水分,土壤缺水,那它很快就会干枯死亡,如果能留一分水分,就增加一分生的希望,严酷的环境,造就特殊的生存机制。 水稻生长在水田中,长期被水泡着,因此水稻体内培养出了一种利水机制,如果它不能够将渗透进体内的水及时排走,水稻将会被淹死。 这两点如果大家明白了,你就会发现:生长在潮湿环境下,或者水边的植物,基本都具有利湿、利水的功效,因为它不能利水,就会被淹死啊! 小麦可以留住水分,经过加工后的面粉,做成的食品,因为其生物遗传的信息中,就留存下了留住水分这个特质,所以当这些面食进入人体内,其本有的这种特质,就会发生作用,就会影响人体水液的代谢,导致人体水液代谢失去平衡,最终湿邪就会增加。 有人就会问:很多地方都是以面食为主食,为什么不生病呢? 这就是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的气候可能就比较干燥,植物动物都存在缺水的情况,面食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 但是当这个地区的人,流动到全国其他地区,如果其他地区气候潮湿,再保留以前吃面食的习惯,就会发现身体出现异常,因此要“入乡随俗”! 实在改变不了饮食习惯,生活的地方又潮湿,就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食物搭配。 比如在吃馒头的时候,配上喝粥,因为大米粥可以利湿,可以抵消馒头带来的损害。 做包子的时候,用上能够利湿的食材做馅,就可以相互抵消对水湿的影响。 2、转化药性。 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很多办法可以改变药性,使其向另一个方面转化。比如生莱菔子是升的,但炒莱菔子就是降的。 如果您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只要经火的炒制之后,药性很多都变了,也许火是唯一可以彻底消除植物存在意识和个性的东西,当馒头用火烤焦后,其性质就会转化,从收湿留湿,变成了健脾燥湿。所以,如果你是北方人,喜欢吃面食,现在住在南方,湿气很重,又改变不了吃面食的习惯,就可以多吃用火炕的大饼,或者馒头烤焦了再吃。明白其中的道理之后呢,方法还有很多的,欢迎有这方面经验的朋友,一同来分享:如何吃面食,不增加湿气? 总之,因为,生存环境,本身体质的特征,大米、面食各自成为南北方人的餐桌主角,是必然! ■最后,我们从传统医学的角度分析——有些北方人初到南方,因为吃惯了温热性质的白面,一吃大米就会出现胃痛、胃胀反酸的症状。 同样,一些南方人吃惯了性凉的大米,初到北方,也会出现干燥上火的症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环境中,会引起各具特色的体质偏性!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理论: 南方五行属火,气候高温多雨,为了增强散热,故南方人皮肤较薄,腠理开疏,会流失大量汗液,易使阴液受损; 又气候潮湿,影响脾胃运化,南方人喜用芳香之品调味,以促进食欲,但辛香温燥之品,亦会劫伤阴液,导致阴液更亏。 所以,南方人阴虚体质相对较多,适合性凉润的食物以滋阴。 而水稻,天性离不开水,凡水生的植物一般都偏凉,能够补养脾阴、肺津,起到生津而止燥渴,利水而通热涩的作用。 大米色白入肺,使人肺气足、皮毛润泽,所以南方人比北方人皮肤好,声音娇嫩甜美。 北方五行属水,气候风寒冰洌,寒性收引凝滞,寒邪伤阳,为了维持体温,故北方人腠理多紧实。 再加上北方人喜食肉类,大量摄入就容易痰湿内生,痰湿为阴邪,又闭阻阳气。 所以,北方人阳虚体质相对较多,适合性温的食物以补阳。 而小麦,在冬季万物凋零的时候,它仍是郁郁葱葱的,故其性温热;再加上小麦色黄入脾,在健脾气的基础上,有着温补舒畅肝胆气血的作用。 脾主肌肉,脾健了,身体自然就是充盛的样子,所以北方人普遍都要比南方人强壮。 正所谓:天地之道,公平无私也。一方水土在导致体质偏性的同时,又会为了纠正而孕育出无数的食材。 水稻、小麦的存在,亦是如此! 希望大家阅读后有所感悟,改改生活方式,这样身体调理起来,才会好转的快 内容旨在分享:身体运行之道,涉及用药,还请有辨证功底的人帮助拿捏再使用为妥。如果看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懂,想问的,欢迎添加后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zy/13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泡浴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泡浴
- 下一篇文章: 治胃病最好的中成药,8种效果好治胃病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