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岭南草药应用心得鹅管石温肺化痰
邓铁涛岭南草药应用心得——鹅管石 引自《邓铁涛用药心得十讲》(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 由于岭南地区“土卑地湿”,即长年气候炎热多雨,地势较低,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地势尤其低,且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日照与水分充足,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海洋、陆地兼有,适合动植物繁衍生长等特殊的地理气候因素,因而植物种类繁多,盛产许多独有的热带药用植物。不仅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而且还有不少质量上乘的地道药材,素有“南药”、“广药”之称。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点,长年湿热温蒸,因此岭南民众容易出现喉咙干痛,咽喉发炎,面部长痤疮、牙龈肿痛等症状。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草药医一方人”,岭南很多中草药有很好的清热利湿作用,民间应用极为广泛,既可入药,亦可配作凉茶用。 作为一代岭南名医,广州中医院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倡导和开辟了岭南医学研究的诸多优势与特色领域,其中对南药的研究尤为重视。他在《岭南医学》一文中明确指出:“南药的研究与推广更是岭南医学的一大特色。”邓老师承家技,又于岭南行医70余年,对于南药的应用得心应手。 鹅管石 鹅管石,又名钟乳石、海白石,珊瑚石。为枇杷珊瑚科盔形珊瑚属动物丛生盔形珊瑚或粗糙盔形珊瑚的石灰质骨骼。外形象鹅管而中空,故名鹅管石。味甘,性微温;入肺、胃、肾经。《本草求原》曰:“暖肺纳气,治肺寒气逆,喘咳痰清”。功能温肺化痰,降气平喘,温肾壮阳,制酸,通乳。用于肺寒痰喘、肾虚阳痿,腰膝无力,胃痛泛酸,乳汁不通。 鹅管石性味甘温,质重性降,故能壮阳温肺,降气以平喘。《本草经疏》载:“石钟乳,其主咳逆上气者,以气虚则不得归元,发为斯证,乳性温而镇坠,使气得归元,则病自愈,故能主之也。”邓教授常用于治疗肺气肿,哮喘之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等。邓教授自拟“治肺气肿方”药物组成:五爪龙30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鹅管石30克。功能培土生金,降气除痰。咳嗽甚者加百部10克、紫菀10克、橘络10克。喘甚者加麻黄6克、地龙10克。兼食滞者加杧果核10克,布渣叶15克。 但久服可致胃石,不可不知。正如《本草纲目》所载:“石钟乳,其气慓疾,令阳气暴充,饮食倍进,而形体壮盛。昧者得此自庆,益肆淫溢,精气暗损,石气独存,孤阳愈炽。久之,宫卫不从,发为淋渴,变为痈疽,是果乳石之过耶,抑人之自取耶。凡人阳明气衰,用此合诸药以救其衰,疾平则止,夫何不可。五谷五肉,久嗜不已,犹有偏绝之弊,况石药乎”。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zq/2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
- 下一篇文章: 每天1味中药莱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