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药性莱菔子
莱菔子 莱菔子Laifuzi 《日华子本草》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sativus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辛、甘,平。归肺、脾、胃经。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煎服,5~12g。生用吐风痰,炒用消食下气化痰。 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莱菔子、山楂均有良好的消食化积之功,主治食积证。但山楂长于消积化滞,主治肉食积滞;而莱菔子尤善消食行气消胀,主治食积气滞证。 莱菔子的功效作用 辛、甘,平。入肺、脾经。 导滞消食,降气化痰。 本品作用可分两方面,一是消食除胀,二是降气化痰,但皆用于实证。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闷、嗳气食臭、腹痛泄泻等证,与消导行气药同用,其功益彰;若中气虚者,配伍补脾益气药,则食积去而中气不损;用治痰饮停留之咳嗽痰多、喘逆上气时,应与化痰止咳药同用,若属肺肾虚之咳喘,则非所宜。惟在消食方面,尤以消导面食积滞为特长。此外,本品能损耗正气,体虚者不宜服,又可消除补药药力,不宜与人参、熟地、首乌等药同用。 1.导滞消食:用于食积不化,症见脘腹胀闷,暖气食臭,或腹痛腹泻,可与山楂、麦芽、六曲等同用以助其消食之力。有湿者可配茯苓、半夏、陈皮,有热者可配连翘等药,如保和丸。 2.降气化痰:用于咳嗽痰喘,可与苏子、白芥子同用,如三子汤。 莱菔子与白芥子,两者均善于消痰以治痰喘咳嗽,然前者性质和缓,专走脏腑,重在调肺、胃、大肠之气机,以除胀满、消食积,寒痰热痰均可用之;后者辛温燥烈,主走经络,利气机,豁痰结,善长治皮里膜外之痰,且只宜寒痰喘咳,热痰当忌之。 1.配白芥子:白芥子利气豁痰,温通经络,散结消肿,主治寒痰壅滞之胸胁痛、咳嗽气逆痰多及痰核、阴疽、关节酸痛等证;莱菔子消导食积,祛痰降气,治痰食互滞之证。两药合用,温肺豁痰,化积消痰,降气平喘,治疗老人气实、肺寒痰食互滞之证。 2.配苏子:苏子下气开郁之力优于莱菔子,偏利胸膈;莱菔子消痰破积之力优于苏子,偏消腹胀。二药合用,消降兼施,有降气平喘消食之效,治疗胸腹胀闷、痰喘食积、舌苔厚腻满布者。 3.配半夏:半夏功能燥湿化痰,和胃消痞,降逆止呕;莱菔子降气除胀。二药合用,消食化痰,降气消痞,宽腹利肠,治疗食积胀满效佳。 气虚者慎服。 内服:6~12克,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孙会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zq/11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8个脂肪瘤反复发作8年终于消失了,再也不
- 下一篇文章: 独家首发91岁老中医公开57个家传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