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秀健康养生624期走近中医中药
走近中医---中药是如何治病的(8) 中药的“配伍” 每味药物都有着自己的自然特性,当两味药配合在一起使用时,它们之间就可能产生各种变化。有些变化是对治疗有益的,如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等,这些就需要加以利用;而有些变化对治疗是有害的,如降低疗效、增加毒性或产生副作用等,这些就需要加以避免。中医通过观察和总结,认为药物之间的配伍有七种主要的类型:单行。“单”,就是单独,单行也就是指不需要其他药物辅助,单独使用某一味药物就能发挥其治疗作用。比如说,人体元气溃散、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甚至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这个时候就可以单用一味人参,浓煎后服下,称为“独参汤”,能迅速起到补气固脱的效果。相须。两种药物作用类似,一起合用可以彼此增强疗效的,称为“相须”。如知母与黄柏同用,可以使滋阴降火的功效得到明显的增强;黄芪和党参同用,可以使补气固表的作用明显增强;藿香和佩兰同用可以增强化湿的功效等。相使。使是佐使、辅助的意思,当两味药同时使用,一味药为主,一味药为辅,辅药可以增强主药作用的,称为“相使”。如“黄芪使茯苓”,同用后可以增强补气利尿的作用。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和烈性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称之为“相畏”。如半夏的毒性能受到生姜的抑制,我们就称“半夏畏生姜”。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中毒反应称为“相杀”。如服用巴豆中毒,用绿豆可以解除,我们就称“绿豆杀巴豆”。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功效的,称之为“相恶”。如莱菔子能破坏人参的补气作用,所以我们称“人参恶莱菔子”。相反。两药同时使用,会产生毒、副作用的,称为“相反”。如乌头和半夏同用、甘草和甘遂同用等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所以我们称“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这种相反的关系在中药的配合使用中属于配伍禁忌,最好不要同时使用。在中医的实践过程中,配伍禁忌共总结为“十八反”和“十九畏”,可供我们参考。 “十八反”是贝母、半夏、白芨、白蔹、栝楼反乌头;细辛、芍药、人参、沙参、丹参、苦参、玄参反藜芦;大戟、甘遂、芫花、海藻反甘草。 “十九畏”是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荆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这里的“畏”也是指两种药物配伍会产生毒副作用的意思,不同于上面“相畏”的“畏”。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大致了解了中药治病的机理和奥妙,但是单味药的作用毕竟比较单一,而且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药还有一定的毒性,要利用这些药物来治疗复杂多变的疾病,就需要将这些药物进行合理的配伍,使各种药物的特性能结合为一个新的整体,从而使药物的治疗作用能发挥到最大、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降低到最小。这种按照一定规律和原则配合在一起的中药组合称为“方剂”,在民间也称为“汤头”。明天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百癣夏塔热片副作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xw/3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趣知识与有情人共度佳节,中药教你如
- 下一篇文章: 平时常吃的哪些食物能治病99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