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女童手脚变形瘫痪在床,只因妈妈
现在,大家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喝茶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每天都在做的事。 可是,你能想到? 一杯小小的茶水会导致中毒么? 1 11岁的文文是个可爱的南阳小姑凉。 曾经的她活泼开朗,爱笑爱跳。 可是一夜之间。 文文的手脚变形、身体抽搐,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 到底是什么原因? 好好地为什么会得病呢? 有一天,文文放学后因为喝下了妈妈泡的一碗山豆根水,随后便出现口角紧闭、头晕、呕吐等症状。 妈妈医院,后被医生诊断为中毒性脑病。 文文的母亲十分懊悔,原来煮山豆根水是想给自己治嗓子疼,没想到孩子会变成现在这样。 而孩子因为脑损伤严重,基底节区严重受损,治疗难度很大。 患病一年来文文饱受病痛折磨,小小年纪就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 家人带着文文全国各地四处求医。 经过治疗后,文文虽然清醒了,但是还是无法说话。 肢体运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如一个3-4个月大的婴儿,全靠全家人照顾。 幸运的是,经过家人的悉心照顾和文文的努力,孩子终于站起来了。 一场意外,改变离开孩子的命运,也让这个家陷入了困境。 2 可是山豆根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毒性? 医生表示:山豆根在不少中药处方中都会用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但是这种药含有苦参碱,所以有毒性。 在处方中,山豆根的用量一般控制在6克以内。 过量服用山豆根,不仅对孩子有影响,大人也同样会引起不良反应。 文文妈妈正是泡了超过6克的山豆根,才导致孩子中毒的。 那么还有哪些山药具有毒性呢? 外用有毒中药常分为四种: 一、软坚散结类:生半夏、生南星、巴豆、斑蝥。治疗体表漫肿不红、久不消散的阴疽。 二、平喘止咳类:芥子、细辛、冰片等。常被用做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三、通痹止痛类:露蜂房、雷公藤等。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骨关节退行性改变。 四、提脓去腐类:多选用含有重金属汞、铅的升丹制品。治疗顽固的肢体慢性溃疡、压疮、脱疽等。 内服有毒中药常见的有六种: 一、强心类:附子、川乌、草乌、万年青、夹竹桃、黄花夹竹桃等。 二、化痰止咳平喘类:麻黄、细辛、苦杏仁、半夏、天南星、白果、罂粟壳等。 三、抗癌类:蟾蜍、喜树、长春花、山慈姑等。 四、抗风湿类:马钱子、雷公藤、天仙子、昆明山海棠等。 五、虫类药:全蝎、乌梢蛇、蜈蚣、水蛭、虻虫等。 六、外用药:蟾酥、斑蝥、露蜂房、红升丹、白降丹。 所以,各位家长千万要注意:所以不要乱用中药,不要再让文文的悲剧案例再次重演。 3 其实,因为吃中药中毒的事情不止一件,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 玉玉和丈夫结婚后,过了没多长时间就准备开始要孩子了。 于是夫妻俩开始备孕,,到了预产期的时候,玉玉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婆婆十分开心。 照顾孩子的任务就交给了婆婆。 可是一天夜里,孩子闹着肚子疼,婆婆见孩子疼的直哭,医院里。 结果,医院的检查结果让夫妻俩很是震惊。 孩子竟然是食物中毒。 可是玉玉和丈夫怎么也想不通,孩子为什么会食物中毒呢? 这时候医生把孩子吃的东西提取样本进行化验,查出原因竟是吃了中药导致中毒的。 婆婆吓的不知所措,于是就和玉玉说了实话。 婆婆自己从乡下找老中医配了中药,为了调节孩子的睡眠,调整肠胃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没想到是起了反作用。 宝宝内脏功能及代谢尚未发育完全,不能随意使用中药。 如果想要服用中药,应该谨遵医生指导,合理使用中药。 服用中药的小细节: 中草药毒副作用较小,是小儿生病用药的理想选择。小儿服用中药也需要掌握正确的用药原则,否则很有可能加重肝脏负担,损害肝功能。 婴幼儿宜选用低毒或药食两用如莱菔子、陈皮、砂仁、乌梅等中药。 中药的注意事项: 一.忌用热水煎煮 如果直接用热水煎煮,中药才表层的淀粉、蛋白质等成分会突然受热而糊化或凝固,妨碍淀粉、蛋白质本身的浸出,也阻碍中药材内部其他有效成分的浸出。 正确的做法是先把药物用凉开水浸泡一段时间后(30分钟左右)再煎,这样有利于中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浸润、溶解、浸出。 二.警惕假煮沸现象 煮沸是制备中药汤剂的基本要求,温度达到℃是煮沸的标准。 可是有的药液远远没有达到℃就开始“沸腾”了。 中药中如果配伍有远志、沙参、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药物,也会产生这种现象,所以要多加注意。 4 每个孩子就像降落到人间的精灵,是上天送到妈妈身边的天使。 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和心急而害了孩子。 妈妈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去守护她的小天使成长。 最后祝每一位孩子都可以在妈妈的陪伴下健健康康的成长! -end- 木子妈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xw/3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蒲公英龙胆草治疗肝炎有奇效
- 下一篇文章: 国家卫生部发部的一张极其珍贵的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