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味中药使君子
1 来源 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2 性味归经 甘,温。归脾、胃经。 3 性能特点 本品甘温气香,入脾、胃经。善杀虫、消积,既为治蛔虫、蛲虫病之佳品,又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 4 功效 杀虫消积。 5 主治病症(1)蛔虫病,蛲虫病。 (2)小儿疳积。 6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去壳取仁,捣碎。小儿每岁每1~1.5粒,每日总量不超过20粒。或入丸散,或炒香嚼服。空腹服,连用2~3天。 7 使用注意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等不良反应,故不宜超量服。若与热茶同服,亦可引起呃逆,故服药时忌饮茶。 8 相关名使君、使君子、史君子、使君仁、川君子、建君子、留求子、风稜御史 9 性状鉴别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具5条纵棱,偶有4~9棱,长2.5~4cm,直径约2cm。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微具光泽。顶端狭尖,基部钝圆,有明显圆形的果梗痕。质坚硬,横切面多呈五角星形,棱角处壳较厚,中间呈类圆形空腔。种子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约2cm,直径约l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多数纵皱纹;种皮薄,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断面有裂隙。气微香,味微甜。 10 采收加工秋季果皮变紫黑色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11 视频解读12 小故事宋年间,潘洲一带有个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医道,深得乡邻尊敬。一天,他上山采药被一种结在藤状植物上的果实所吸引。果实形如山栀,又似诃子,去壳尝之,其味甘淡,气芳香,于是摘下一些带回家来想研究它的药性。几天后,郭使君见这些果实未干透,怕久放发霉,就放到锅中炙炒。不一会儿,浓郁的香气弥散开来,诱得年幼的孙子嚷着要吃。使君无奈,就拣出炒熟的三枚给孙儿吃。没想到次日早晨,孙子解大便时竟排出了几条蛔虫。使君思想其缘故,莫非这果儿能驱除蛔虫?于是就又给孙子吃了八九枚。这下子可把孙儿折腾坏了,又是一个劲打嗝,又是呕吐。郎中断定是过量中毒,忙用甘草、生姜等给孙儿解了毒。几天后,他再次给孙子服食了三四枚,果然孙儿又顺利排出了几条蛔虫。这孙儿本偏食,面黄瘦弱,吃果子不仅驱了虫,而且食欲大增,身体也渐渐强壮起来。 此后,郭郎中在行医时,遇到疳积、虫积的患儿,就酌量用这种果实去医治,每获良效。人们问起这果子的名字,郎中一时想不出,最后应允了大家的叫法,取名“使君子”。 练一练 A型 关于使君子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杀虫消积 B.炒香嚼服,空腹服 C.每日总量不超20粒 D.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 E.服药时宜饮茶 答案向上滑动查看 E 温故知新A型 厚朴的产地加工方法是( )。 A.切片 B.揉搓 C.硫熏 D.烫 E.发汗 向上滑动查看 E 知识点:每天学一味中药——厚朴 明日学习内容为: 特征: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 都来猜猜它是什么?留言告诉我答案 往期精彩回顾每天学一味中药——槟榔 每天学一味中药——鸡内金 每天学一味中药——莱菔子 每天学一味中药——神曲 每天学一味中药——山楂 每天学一味中药——佛手 每天学一味中药——乌药 每天学一味中药——化橘红 每天学一味中药——枳实 每天学一味中药——陈皮 每天学一味中药——木香 每天学一味中药——沉香 每天学一味中药——香附 每天学一味中药——高良姜 每天学一味中药——花椒 每天学一味中药——干姜 每天学一味中药——小茴香 每天学一味中药——丁香 每天学一味中药——吴茱萸 每天学一味中药——肉桂 每天学一味中药——附子 每天学一味中药——滑石 每天学一味中药——猪苓 每天学一味中药——茵陈 每天学一味中药——木通 每天学一味中药——金钱草 每天学一味中药——薏苡仁 每天学一味中药——泽泻 常用中药鉴定及彩图1 常用中药鉴定及彩图2 常用中药鉴定及彩图3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xw/2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学一味中药蒲黄
- 下一篇文章: 有机菜花的营养与食疗价值midd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