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王霞芳如何攻破小儿厌食
关键词:小儿厌食 厌食,是很多小朋友都会出现的一种状况。吃饭时间上演“你追我赶”的场景可是让不少宝爸宝妈头疼不已。小儿厌食若久久不治,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严重影响着孩子的生长发育。那么,面对宝宝的厌食,儿科专家王霞芳教授是如何治疗的呢? 针对当今小儿厌食症的特点,尤其是湿食里滞型患儿,儿科专家王霞芳教授提出了“三期分治,重在治本”的治疗原则。王师认为,小儿厌食症的治疗具体可分三期,三期消补各有侧重。厌食初期当以消为主,消导积滞而不伐胃气;治疗进入中期,积滞渐消,胃口见开,宜消补兼用,当健脾助运,醒胃和中助消;后期胃口已开,食量显增,当益气健脾,补肾壮骨促长。三期分治中尤其应该注意,无论补或消,皆须牢记处处顾护胃气,做到“消不伐胃,补不呆胃,消补皆以运以化为要”。王师治疗小儿厌食症,已不局限于单纯的治愈疾病之职,针对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生理特点,提出了作为儿科医生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儿童健康生长。三期分治的提出,充分体现了王师治病重在辨证,治随证变,证变治当变的观点;治小儿病当以“调理脾胃为本”的辨证论治特色。 一、六型分治,脾胃为主王师根据当今小儿厌食的病因病理改变: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物资丰富,家长又宠爱独生儿,片面强调营养,超量喂以高蛋白、高能量乳食,而小儿脾胃功能尚弱,营养过剩则难以消化,积滞于中,损伤脾胃而厌食,正如《素问·痹论篇》所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她提出了小儿厌食辨证当分六型,并筛选组成六个主方,分型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随症情的变化,方药也随之变,应分三期分治,充分体现了王师“同病异治”及“治病求本”;小儿病尤当“调治脾胃为王道”的论点。 1.湿食里滞型:消导化滞,运脾燥湿。此类患儿多见素体脾虚湿重,或因病后伤中,湿浊内生,复因喂养不当,饮食厚味倍加,导致湿食积滞于内,损伤脾胃,致受纳运化失职,水谷无以化生精微输布,故口臭苔腻,脘腹胀满,厌食拒食,便秘或干结。选用“董氏开胃散”外敷脐部,消导化滞,运脾燥湿,使药达病所而获奇效。 2.脾胃气虚型:益气健脾,助运醒胃。此类患儿素体脾胃气虚,运化乏权,不能及时腐熟水谷,化生精气输布津液,临床常出现饮食不思,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山根青筋,精神萎软,食少便多,舌淡胖嫩,苔薄白润,脉濡细软,或指纹淡红,未过风关,大便不实或软烂,或夹有不消化物等脾胃运化失常症状。王师以异功散为主,益气健脾,助运醒胃,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砂仁、白豆蔻、山楂、谷芽、佛手,益气健脾醒胃,补运兼施,开胃思食。 3.胃阴不足型:酸甘化阴,养胃生津。本证多见于素体阴虚患儿;或热病之后阴津耗损;或嗜饮奶粉、奶制品;平时多食巧克力、油炸、炙烤、辛辣食品,耗伤阴液。临床呈现舌质红或绛,舌苔花剥或光剥,俗称“地图苔”,患儿不思进食,食少饮多,形体消瘦矮小,肌肤失润。此乃胃阴亏虚,故不知饥不思食,治宜养阴生津开胃;宜清养而不可腻补,以免滋腻之品而碍呆脾;更不宜温燥之药,以免再劫胃阴,更耗其津。选组董氏养胃汤出入补益气阴,养胃生津。 4.肝胃不和型:疏肝理气,降逆和胃健运。此型患儿性格多内向或胆怯,或自卑少言,稍拂其意常易肝气郁结而气机失调,肝旺则犯胃克脾,使气机升降失司,脾胃纳运失常,则烦躁易怒,不思饮食。乃由精神情绪诱因加剧厌食。选四逆散,功能疏肝解郁、理气和脾。加选甘麦大枣汤与四君子汤合用,健脾补气、疏肝安神,疗效甚佳。 5.营卫不和型:调和营卫,促醒胃气。此类厌食患儿兼见汗出肢凉,多盗汗,易感外邪,反复感冒,面色苍白,睡时露睛,腹软便调,苔润脉细,是为营卫不和,脾胃失调。经云:“脾胃主一身之营卫,营卫主一身之气血。”小儿营卫不和,常能影响脾胃的气机升降,而致胃纳不振,长期厌食,自汗盗汗,反复感冒,而苔润腹软便调,是里无食积之兆,此型乃董廷瑶先生首先提出的证型,其代表方就是桂枝汤。功效调和营卫,健脾促醒胃气。 6.虫积型厌食:杀虫化滞,调理脾胃。有小儿年幼不注意个人卫生,导致腹内寄生虫孳生而厌食。临床可见小孩消瘦,脐周时痛,面色少华,面有虫斑,吮指咬甲,嗜异,夜间磨牙等症状,治疗当消积杀虫为主,可予开胃散外敷,加内服驱虫之中药,如胡黄连、使君子、苦楝根皮等,待虫积消去,宜健脾益气。同时教导家长小孩注意养成个人卫生习惯以防病情反复。现代家长已相当注意培养孩子的清洁卫生习惯,故本型厌食发病率大为降低,在城市中很少见。 二、“董氏开胃散”外敷疗法1.“董氏开胃散”药物组成 胡黄连、陈皮、青皮、枳壳、木香、三棱、莪术、五谷虫、莱菔子、麦芽等。此方源于董氏消疳甲方,经临床多年验证,经筛选改制而成外敷剂,功效专于消食、导滞、健脾、开胃,主治湿食里滞型厌食。 方中以胡黄连为君,清热燥湿化滞;陈皮、青皮、枳壳、木香为臣,调气消积,健运脾胃;佐以三棱、莪术、五谷虫,行气化瘀去积;莱菔子、麦芽为使,消食助运开胃。现代药物研究表明:胡黄连有促进消化腺分泌及利胆作用;青皮、枳壳、木香均对胃肠道有兴奋作用,可加强胃肠道的收缩力;莪术、莱菔子有直接兴奋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谷芽、麦芽富含淀粉酶,具有助消化作用。 2.“董氏开胃散”外敷方法 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净患儿脐腹部及腰背部,擦干。用布制成特定的肚兜,将“董氏开胃散”按每日剂量分为两份分别装小袋。每晚将两袋药分别置入布兜前后小袋,在药袋上散滴食醋4~5滴。将肚兜兜紧患儿腹部,前兜对准脐部“神阙”穴,后兜对准腰背部“命门”穴。患儿仰卧,家长用手掌在患儿的脐部药兜上,用手掌加压,顺时针方向按揉推,按揉20分钟左右即可。次晨起床时,拿下肚兜,去除药袋,留兜洗净,晒干,次夜复用。 三、穴位针刺法方法介绍:用75%酒精棉球常规局部消毒患儿手指指腹部,以一次性采血针点刺“四缝”穴,深1.5~2mm,挤出清液或黏液,直至见血,再以干棉球拭干,压迫止血即完成一次治疗。每周针刺1~2次,3~6次为1个疗程。小儿厌食病程越长,症情越重,挤出液体越多越稠,反之则液体少而清。 版权声明 shengming 本文选自《王霞芳儿科临床经验撷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封玉琳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医出版(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白癜风那里能治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xw/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超有用88岁骨折痊愈,93岁打败肿瘤,
- 下一篇文章: 第十九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