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医友会第期,每天一期,陪伴你的成长

一个有趣、有料、有态度的中医

I导读:脉看虚实,舌看寒热,再兼问闻参机变,辨证也就做到心中有数了。

中医诊断治病的一大特色就是把脉望舌,既简单又方便,但是有些人把它搞得太神秘虚玄了,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其实它就是一个诊断方法,是因古时科技不发达而形成的,在现代医疗费用高昂的条件下,更显得它的珍贵。我临床上也很重视把脉望舌,但不见得神秘高深,也许我学艺不精。

经常有学生向我建议写写这方面的经验体会文章,我很渐愧,不敢下笔,生怕误人子弟。因为我把这方面看得很简单,脉看虚实,舌看寒热,再兼问闻参机变,就大体辨证也心中有数了。

中医辨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其中关键的弄清后四个字就行,虚实寒热。前四个字太虚不好把握,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可以举—大堆症状和现象,归之为一,推之为千,握者,难也。不如脉舌,舌质红即可断为热或偏热,用寒凉药就无大错;舌质淡白即可断为寒或偏寒,用温热就无大碍;苔腻偏湿、苔干偏燥亦是明见。大旨为此,亦可细究诸如。

(1)舌淡当温

病可否温阳,何时可以用温热药?临证最可凭的是患者舌质。如舌质不红,或淡胖多齿痕者,则可以大胆遣用温阳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在治疗过程中,还应随时查验舌质变化,若舌质由淡转红,齿痕减少,则应将温热药减量或停用,以免过用伤阴而变生他证。

(2)苔黄当消

一般认为,苔黄为热,当清,此为常法。据我临证所见,舌苔黄或黄厚,主要是胃中积滞所致,应以消法为主,或在主方中加神曲、麦芽、莱菔子,或配伍保和丸,效果明显。不可过用苦寒清热,因“脾胃喜温而恶寒”(孙一奎《赤水玄珠》),在杂病处方中常规配伍谷麦芽“快脾开胃”(李时珍《本草纲目》)以鼓舞胃气,助消化也可治苔黄。

(3)苔腻当化

中焦湿滞即见腻苔。何谓“湿”?这是中医特有的概念,西医没有检查“湿”的方法,更没有治湿的办法。中医采用芳香化湿的方法有特效,常用白蔻仁、砂仁、藿香、佩兰等,如苔腻而厚,可加用苍术、麻黄、草果仁。一般来说,舌苔退了2/3即可,不可过用,以免化燥伤阴之弊。

(4)苔少当养

杂病所见到的舌苔少,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先见到舌苔剥落,逐渐发展到苔少,最后出现无苔,或如猪肝状的舌象,甚至舌体裂口疼痛,或兼有口干少津,食不知味,双目干涩,大便干结等。此种苔少舌象,多属阴亏血虚、津液脱失,概宜养阴、养血、养液,药以甘寒为主,如石斛、麦冬、生地黄、山药、玉竹、天花粉之属,并守方坚持,定会收效。

关于脉象主要按有力无力、是大是小、是粗是细就可以断虚实,有力而大且粗为实,尽量少用或不用温热补药,否则易犯实实之戒;无力而小且细为虚,可以用补药养血益气温阳,慎用或不用苦寒活血通泄攻下之药,以免犯虚虚之戒。

大旨为此,随着临床经验增多,还可以继续细化:

诸如右寸沉无易患颈椎病;

双寸浮滑有力多见头部火旺;

双关如豆,肝胃不和,柴胡剂处之;

右关沉弱多见脾虚或胃部手术过;

脉弦细如梗必见肝病;

左关洪滑有力必见肝郁火盛,男子右尺滑数多见下焦前列腺泌尿系症状;

女子右手尺不足,沉弱者,兼舌淡胖,不论有无瘀血,则必有少腹冷,腰寒凉,白带黏少而清稀,此为子宫虚寒,易用暖宫药如淫羊藿、小茴香、良姜、苍术及补肾药熟地黄、菟丝子、牛膝、枸杞子,气虚加黄芪,血虚加当归,瘀血加桃红等。

据脉用方施药,方便直接。

总之一句话,把住舌脉,即可确定寒热虚实,再参合问闻二诊,大体就可以确定了,处方用药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不会出原则性问题。要想把病看得更好,那就是经验技术的问题了。关于察舌按脉,吾确实不精,仅此而已,班门弄斧,希望以后能学到高明者简单实用的脉舌秘诀。

END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医灯续传·一位中医世家的临证真经》,编著/王幸福。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温馨提示:添加小甘草yi,邀请你加入甘草中医学习交流群。甘草中医为从事中医行业及中医爱好者提供一个更直观的学习交流平台。你可以是中医大咖,为大家散播中医知识;你也可以是医学小白,想了解中医养生知识;你甚至可以是患者,都可以加入进来,让大家一起给您提供最专业的解答。入群后大家可以共同交流探讨,互相学习提高,以医会友,学以致用,用我们所学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凡是热爱中医,并有求学之心者,都可以加入。希望大家聊得开心,学的快乐!另注:入群后杜绝一切与中医药无关的信息。群员以交流学习中医药内容为主,禁止网诊等非法行为及一切非法言论。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xw/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