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来了,无论寒热,1个方子7味药
#感染了甲流该怎么办# 如今门诊上的孩子们,无论是什么病,都或多或少带点咳嗽,那咱们今天重点聊聊咳嗽这个问题! “大夫,这孩子咳得我们整夜都睡不好觉,吃了好几种止咳药都不管用,这可怎么办?”这原因其实很简单:单纯依靠化学止咳药,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因为强行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淤积,加重感染。 今年的呼吸道传染病来势汹汹,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传播,让许多家长焦头烂额。一个看似普通的感冒,往往会演变成持续数周的顽固性咳嗽。而且很多孩子出现了“叠加感染”现象——甲流刚好,又被其他病毒攻击,导致反复发烧、咳嗽。这种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形成恶性循环。 前几天,一位年轻妈妈抱着3岁的女儿来就诊,孩子已经咳嗽两周多了,现在每到晚上就剧烈咳嗽,甚至出现呕吐,这原本活泼的小女孩现在萎靡不振,饭量锐减。这位妈妈告诉我,他医院,用过各种止咳药,效果都不理想。 从中医角度来看,这种情况实属“邪气未尽,正气已伤”的典型表现,因为孩子一生病,家长都想快速解决,然后呢,动辄使用抗生素、激素,虽然暂时压制了症状,却往往伤及脾胃,影响人体的自愈能力。 这个时候咋办?相信家长都特别需要一副既能祛邪又能扶正的方子。 所以今天分享的“止嗽散”,是专门应对现代呼吸道感染的新方:紫菀、荆芥、百部、白前、陈皮、桔梗、甘草七味药的组合。 为什么说这个方子特别适合现在这波甲流及后续的咳嗽呢? 首先说紫菀,它不仅能止咳化痰,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抗病毒作用;荆芥的加入能疏散风邪,透发表邪,就像一把扫帚,将藏匿的病毒“扫”出体外。 百部则不仅能止咳,更能温肺化痰。特别是对于反复感染导致的慢性咳嗽,效果更佳;白前善于降气止咳,特别是对那些“倒气”“呛咳”的症状特别有效,在甲流后期,很多孩子会出现气道高反应性,动不动就咳,这时候白前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陈皮除了理气化痰外,还能健脾和胃,要知道,甲流患者普遍存在胃口差的问题,加入陈皮不仅能帮助化痰,还能促进食欲,可谓一举两得;而桔梗的加入则是考虑到现代人常常伴有咽喉不适的问题。它能开宣肺气,利咽止咳。特别是对于那些“喉咙痒,忍不住要咳”的症状,效果显著。 最后就是大家熟悉的甘草了,用来调和诸药,具有抗炎、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这个方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整体性思维,因为西医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症状本身,而这个方子却是从整体出发,既治标又治本,又加上它是纯天然的中药组方,不含任何化学成分,不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通过适当的煮制方法,可以减少苦涩味,提高孩子的依从性。 在使用这个方子时,我们还要注意个体化调整。比如:对于发热明显的患者,可加入金银花、连翘;痰多黄稠的,可加入黄芩、栀子;有明显畏寒症状的,可加入生姜、细辛;胃口特别差的,可加入焦山楂、神曲。 具体我拿个门诊上的案例给你们讲讲! 去年12月,家长通过线上找到我,说孩子在幼儿园被确诊为甲流后,经过退烧处理,体温是降下来了,但随之而来的是持续不断的咳嗽,这个咳嗽整整折磨了他们母子俩快20天,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 通过诊断,这孩子,以干咳为主,偶有痰声,但痰不易咯出;夜间和凌晨最重,常因剧烈咳嗽导致呕吐;食欲明显下降,一顿饭只能吃平时的三分之一;睡眠质量差,经常被咳醒;容易出汗,特别是睡觉时;面色萎黄,双眼无神;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略腻等 后来家长说,吃抗生素吃的孩子体质很虚弱,现在一年要感冒4-5次。这次感染甲流后,先后服用过多种西药,包括可待因类止咳药、抗组胺药等,效果都不理想,所以来中医找答案了。 基于辨证,我开具了以下处方: 主方:紫菀、荆芥、百部、白前、陈皮、桔梗、甘草 加减:补气健脾,太子参、白术;化痰理气,法半夏、莱菔子;调节免疫,黄芪;改善食欲,焦山楂、神曲。以上制成膏方,邮过去,早晚各一次。 三天后复诊,家长来电:夜间咳嗽次数明显减少;食欲略有改善;大便开始规律,性状好转等,后对方子做了微调。 一周后再次复诊:咳嗽基本控制,仅偶有轻微咳嗽;食欲明显改善,能吃下一碗饭;精神状态大为好转;睡眠质量明显提升;大便基本正常。 继续服用调整后的方子一周,第三次复诊时,孩子已经痊愈,为了巩固疗效,趁着调理体质,来年少生病,我建议继续服用调理方两周。 经过这次调理后,孩子的体质明显改善,今年冬天到现在都没有感冒,这更加证实了这个方子不仅能治疗当下的症状,还能从根本上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如果孩子也有类似的问题,还不想吃抗生素,那可以留言,我来帮你看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xw/20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消化差食欲不振肠胃炎可以了解一下这几
- 下一篇文章: 气顺百病消,一味中药搭配煮水,上通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