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二十余年,虽未有大的成就,然经过临床实践,在古方基础上,也有些许发明,也算是有点小成绩吧。在过去写作的一二百篇医话、医案中,这些自拟方都有详细论述,不敢沾沾自喜,更不敢私自隐藏,特开此贴,按照拙著《医门凿眼》、《医门锁钥》,以及即将出版的《医门微言》的编排顺序,摘录部分验方,欲解其意,当详阅之。这些方都是在临床实践中得来的验方,虽未能尽愈所主之病,也能效之七八,不虚言也!

1,青春痘方:治青少年面生粉刺方。

生批把叶20克,连翘10克,二花6克,牛蒡子6克,防风6克,当归6克,赤芍药6克,丹皮6克,黄芩6克,花粉6克,生甘草6克。肿疼不消加皂角刺6克,浙贝母6克,软和有白头去皂角刺、浙贝母加白芷6克,消化不好加陈皮6克,水煎服。

2,瓜贝宁肺汤:治慢性气管炎,证属肺燥有热,痰浊壅塞方。

杏仁20克(打)、炒瓜蒌子20克(打)、浙贝母12克(打)、百合20克、麦冬15克、炒紫苏子10克(打)、白芥子10克(打)、莱菔子10克(打)、桑白皮15克、葶苈子15克、大黄6克、石膏15克(打)。水煎服。

3,滑膜炎汤:治膝关节滑膜炎肿痛,活动不利方。

绵黄芪20克、粉防己15克、茅苍术10克、炙甘草10克、威灵仙15克、薏苡仁30克、宣木瓜12克、川牛膝15克、苏木丝12克、泽兰叶15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

4,颈椎病汤:治各型颈椎病,以疼痛为主证方。

黄芪20—50克、桂枝10—20克、(赤)白芍10—30克、葛根20—50克、威灵仙10—30克、桑枝20—30克、鸡血藤30—50克。后脑疼、肩背困重加羌活,上肢麻木加当归、川穹,疼痛加片子姜黄、元胡,有瘀血表现者,加苏木。水煎服。

5,腰腿痹痛汤:治腰椎间盘突出或久老致伤,腰腿疼痛方。

黄芪30克、柴胡10克、川牛膝15克、桃仁泥10克、苏木丝10克、白芍药30克、生甘草10克、制川草乌(各)6克、天花粉15克、醋元胡15克、薏米仁30克、泽兰叶20克。黄酒与水各半煎。

6,尿道结石汤:治肾、输尿管、膀胱结石,证见叩击肾区疼痛,小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引阴器,小便淋漓,肝门下坠。

金钱草40克、海金沙20克、川牛膝30克、台乌药20克、花青皮10克、小茴香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5克、赤白芍(各)15克、生甘草10克、车前子15克、飞滑石30克,水煎服。

7,兴阳地黄汤:治男子阳事难举,或精冷艰嗣方。

熟地黄20—50克、枸杞子10—30克、怀牛膝10—30克、桑寄生10—30克、五味子10—20克、淫羊藿15—30克、蛇床子(炒)10—20克、地肤子10—30克。阴亏多用地黄、枸杞子,见虚寒加重淫羊藿、蛇床子,湿重多用地肤子,再加车前子,舌根有黄苔加盐黄柏坚阴,早泄重五味子,再加龙骨。

8,宽肠顺便汤:治习惯性便秘方。

杏仁10—20克、麻仁10—30克、枳壳20—30克、厚朴20—30克。气虚加黄芪10—30克、佐用升麻3—5克;脾虚少食,减杏仁、枳壳、厚朴量,加生白术20—50克,并去麻仁;多年便秘加当归30克、桃仁10克。

9,红藤煎:治急性阑尾炎方。

大血藤克、败酱草15克、赤芍药2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xw/17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