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莱菔子:性味:甘、辛、平。

归经:入肺、脾经。

功能:降气定喘,化痰,消积。

主治: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腹胀满,痢疾后重。

医学指导——中国国际生命医学工程院门诊中医特需专家廖佐芹教授

1、用于治疗肠胃积滞,适用于有腹胀、肠鸣、嗳气吞酸、腹泻后重等症状者,常配山楂、麦芽、神曲等。近年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中,利用莱菔子的破气导滞作用,加入大承气汤中,加强消导作用,方入加味大承气汤。

2、用于治疗咳嗽痰喘,对慢性喘息性气管炎见证偏热、偏实者较合适,取其有化痰而降气的作用,从而减轻喘嗽,配苏子、白芥子等,方入三子解喘汤,或配白果、陈皮、熟地等。方如莱菔白果汤。老中医廖佐芹教授说,莱菔子用于降气消食时宜炒用,用于化痰定喘时宜生用。一般情况下也可生、熟各半。久服莱菔子,恐其破气较甚,可酌加北芪、白术等调补;

3、前人有谓服人参、党参者忌用莱菔子。但实际上两者并非配伍禁忌,合用后不会产生什么剧烈反应;只不过是人参、党参补气,莱菔子破气,体虚者既已服参,如又服莱菔子,恐其会抵消补气作用而已。

用量:3~9g。

处方举例:莱菔白果汤:莱菔子9g,白果9g,熟地18g,陈皮6g,杏仁9g,水煎服。

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医学常识及中医养生治病知识,医院的,你就可以通过







































氮芥酊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xw/1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