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吃了前天剩下的莴笋叶,虽然加热了,但仍然让小编一早腹泻多次,浑身乏力,应属急性肠胃炎了。类似这样的厨房饮食常识,以前就知道,不过大家真正执行起来往往并不坚定,认为这是小节,容易被忽视。又如,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也有很多讲究,像甲鱼和苋菜就被认定是不能同食的。

拿中药来说,单药治病的情况非常罕见,多是复方饮片或制剂,由两味以上的药材按“君臣佐使”的规律配伍而成。和人一样,中药也有“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

中药的七情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云:“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1、单行:即单味药即能发挥预期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的称为单行。如独参汤,只用一味人参治疗元气大脱证即效。

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以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

3、相使:即在性能和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效果等。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说生半夏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副作用,故云生姜杀生半夏的毒。从上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

6、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中的若干药物。

什么是“十八反“?中药上述七情之中,最为经典、最为常用的是:相畏与相反。并且,中医药前辈们从实践中摸索整理了两首歌谣,被后世从业者奉为圭臬。相反,是指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十八反,一般指的是: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古人早已给我们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四句歌谣,中药人一直传诵至今,受益匪浅。什么是“十九畏“?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哪十九畏?列位记住了: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有一首14句的《十九畏歌》见于明代名医刘纯的著作《医经小学》之中。

参考书目:

1、《神农本草经》

2、金元时期张子和《儒门事亲》

3、明代刘纯《医经小学》

掌知识·药闻:金银花

牛膝

玉竹

银耳

地黄

瓜蒌

菊花

党参

黄芪

当归

蜂蜜

山药

百合

莲子

薄荷

沉香

桂枝

肉桂

杏仁

桔梗

麦门冬

厚朴

石菖蒲

丹参

桃仁

红花

郁金

枳实

枸杞

黄精

石斛

沙参

白芍

石榴皮

甘草

白术

人参

肉苁蓉

杜仲

续断

补骨脂

益智仁

冬虫夏草

蛤蚧

何首乌

阿胶

酸枣仁

远志

蒺藜子

石决明

麦芽

茯苓

蒲公英

干姜

木通

苏叶

升麻

半夏

延胡索

龙骨

泽泻

鳖甲

柴胡

白蔹

蜈蚣

艾叶

天麻

五味子

槐花

龟板

猪苓

地龙

龙脑

合欢

狗脊

淡竹叶

地榆

海蛤

山楂

鸦胆子

蒲黄审核任柏菘,中医师身心医学专家东方医学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顾问田立圣,主任医师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弟子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创新与应用分会副会长贾冕执业中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后免责声明:本公号文中所涉及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学习与交流之用,不建议作为临床处方。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药,由此产生的任何后果,本平台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公号文字与图片版权均为北京岷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转载。另有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公号内容设置是为了分享与传播更多有价值的资讯,无商业用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sy/17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