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中药饮片,不要一刀切宜疏不宜堵呀
作者:无名氏来源:蒲公英 导读:据不完全统计,年全国各类中药饮片公告的不合格产品多达余批次,其中性状不合格占29%;各层级飞行检查,收回中药饮片GMP证书32张;中药饮片行业的整顿力度空前,产品抽检力度空前(PS:药检所苦不堪言)。这股从年开始的整风运动,据路边社消息,年下半年,将来的更加猛烈一些,你们大家准备好了吗。 行业严管,质量的严抓,作为中药饮片从业人员,我们是举双手支持点赞!制药行业,就是要对病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保证中药饮片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本来就是本分职责所在,特别是熏硫、染色、增重、掺假、造假问题,必须严惩,该入刑的入刑。 但,在整风运动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存在不少监管部门,监管工作的开展没有从中药饮片行业、中药饮片产品的实际出发,偏移客观实际,盲目的抓,盲目的整顿;企业苦不堪言,临床无药可用,也给这个行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甚至于误导病人,由此产生对中医药的不信任,十分痛惜。脱离客观实际谈问题,就是耍流氓!错误的严控,只会造成中医药的灭亡。这与马克思主义,与习大大的中医药复兴梦是想违背的。 说实话,有点过了,方向错了,不少东西,吹毛求疵了,鸡蛋里挑刺了。中药饮片行业,从上游到终端,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如同疑难杂症,不好下手;中药饮片,产品有其客观的自然属性,不是工业品,不随人的意志转移。所以,无论是中药饮片行业管理,还是中药饮片产品质量监督,都不应该脱离客观实际,简简单单的一刀切,都不应该以公告代管,以处罚代管,以关停企业代管,而更多的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理顺,好好从大局出发,从全局出发,去化解问题;宜疏不宜堵呀。 在历次的整顿整风中,牢骚最多的,最觉得自己冤的就是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今天突发奇想,如果我们监管部门都换位思考,站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角度,去看待目前的问题,可能以下这些话,也许是心声了。 关于行业整顿: 1、不要一刀切的查生产企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希望监管部门,多部门联合,从源头规范中药种植,解决中药材种植环节的种苗,农药,采收加工等问题,让生产企业有合格的中药材原料可用。 2、不要一刀切的查生产企业,最怕被坑其实是他们。 希望监管部门,多部门联合,规范中药材贸易流通;建立中药材流通溯源体系,落实药材贸易责任人;解决中药材贸易环节的的掺假、造假、染色、增重、熏硫等违法行为。掺假、造假、染色、增重、熏硫等首先坑的是生产企业,真的防不胜防,采购验收天天担心一不小心,万一没发现问题,咋办?有良心的企业,天天在与非法份子猫爪老鼠;再好的马也有失蹄的时候呀。 3、不要一刀切的查生产企业,下游违规我背锅。 希望监管部门,规范一下药品经营。看看药店经营中药饮片的简陋设备设施,是如何储存中药饮片的?是不是没阴凉库,没冷库,温湿度都不控制;药店储存条件不达标,经常生虫发霉了,很常见吧;不能一生虫发霉,不管三七二十一,问责生产企业。甚至于,还有不少不法药店,比如买1kg正规企业的饮片,把包装袋一直留着,竟然5年了,10多年了,这1kg还没卖完?天啊,真的吗?这叫什么行为? 4、不要一刀切的查生产企业,想改变老中医的用药习惯,他们真的无能为力。 希望监管部门,多部门联合,规范一下中医临床的用药。把老中医都叫过来,重新培训,要求处方要用规范名称,要求处方只能使用药典品种;该有多好。不能一句话堵死企业:医院要的品种如果没有药典标准,你企业别供应就行了。这。。。,这。。。。病人等着用药呢。 关于饮片质量: 1、不要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sy/13685.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人九痔便秘虽小事,危害却极大一味药治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