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最让家长烦不胜烦的疾病,莫过于孩子积食了,为什么这样讲呢?

因为积食就像是小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关卡一样,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所以我总是在一遍遍反复的强调:孩子饿不坏,反而会撑坏!

如果加上孩子本身脾胃就比较的虚弱,那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孩子积食可不就更难解决了?

病例故事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亲戚带着他家小女儿来找我,说想给孩子调调脾胃,我说那你直接给我打视频电话看诊不就行了,何必大老远地又跑过来呢?

孩子爸摸摸头,跟我说:姨,你不知道,我家小女儿那积食就是家常便饭,医院,关键每次都治标不治本,医院都去过,也没什么效果,我想着还是过来让你看看孩子情况,打视频不是怕讲不清楚吗?

我点点头,说先让我看看孩子情况!

看看孩子舌苔,舌质呈现绛红色,舌苔基本上等同于没有,仔细观察嘴巴里面还长了好几个口腔溃疡,摸摸小手发现手掌心发热。

问及孩子大便情况,妈妈说:大便基本上两到三天一回,特别干,晚上还睡不稳,一天也不怎么喝水,问渴不渴,也说渴,就是不主动要喝!食欲也是一天比一天差。

孩子爸妈这么一说,我心里大概就有数了,这个孩子是厌食、胃阴亏虚。

胃阴受损以后,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食欲的明显下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胃阴亏损泽胃气不足,水谷无法腐化”,从而出现“厌食而不饥”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治疗思路应该是“哪里缺失补哪里”,用药以顾阴开胃为主,同时兼顾疏邪消导。

所以我选用了益胃山药三仙方来处理,这个方子其实是由古方益胃汤和保和丸变化而来。(中医治病讲求一人一方,请在中医辨证后使用)

麦冬主要起到滋养胃阴的作用,所以为君药;都知道中药调理讲求整体调理,加上长期胃阴受损,就会从脾、肺、肾来借,所以加入沙参养肺阴、生地滋肾阴、山药养脾阴,玉竹养心益气;

这些都是辅药。

同时还需要考虑兼顾脾胃,所以加上了“理气健脾之王——陈皮”。

胃阴受损是因为体内积滞生热,所以治病除根,还需要消食导滞,山楂、神曲、麦芽、炒莱菔子都是起到这个作用的。

加上孩子妈妈说孩子平素喜欢冷饮、甜食,这些都容易生湿,所以在原方子的基础上我还加入了白扁豆、白豆蔻来健脾化湿、行气。

按照我给的方子吃了一周,就打电话给我,说孩子情况好转了很多,食欲正常了,能吃得下东西了,大便也没那么干了。

其实啊,胃阴受损的孩子往往逃不过以下几个原因:

1.本身脾胃阴虚,家长又护理不当

2.患有热病伤及胃阴,像是之前频发的流感、支原体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都属于热病

3.饮食不节,导致食物滞留体内难消化,久而化热,灼伤胃阴。

4.饮食上偏好辛温燥烈的食物或者长期用一些寒凉的药物,伤及胃腑阴津。

当然了,不是说所有的胃阴受损都需要用药,像上面那个孩子,她是父母刚开始没注意,所以耽搁了一段时间,情况严重了才想着干预,所以症状表现会格外明显。

如果刚刚发现孩子有胃阴虚的表现,可以先尝试食疗的办法,给孩子煮一碗“补津水”。

一碗“补津水”

食材:

玉竹、茯苓、沙参、百合、麦冬

做法:

清洗干净,浸泡。养生壶煮30分钟。如果孩子不喜欢喝水,也可以加排骨一起煲成排骨汤。

我常跟我的学生交代:不是所有的病第一选择都是用药,药食同源,能以食疗的方法解决的,就用简单的食疗,孩子好接受的同时病也跟着消了。

所以只要食疗的办法有效果,那就别急着用药,但是也不要矫枉过正,单纯依赖食疗,因此耽误孩子病情反而不妙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jl/2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