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闻诊中的口酸嗅探方法及治疗建议
中医闻诊中的口酸嗅探技巧 在中医的闻诊环节中,口酸嗅探是一项重要的技巧。通过嗅探患者口气中的酸味,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出患者可能存在的某些健康问题。这一技巧在中医临床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口酸,是指患者口中出现酸味感或散发出酸腐气息。在中医的闻诊过程中,口酸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临床实践表明,口酸多与肝热乘脾有关,通常是肝热之气影响脾胃功能,导致酸腐气息上蒸于口。针对这种情况,中医的治疗原则是清肝热、健脾胃,常用的方剂包括左金丸配合神曲。另外,若口中的酸味带有腐气,往往提示胃中有宿食积滞,这可能是由于暴饮暴食损伤脾胃所致。治疗上,应采用消食导滞的方法,如使用保和丸或积实导滞丸进行加减。 保和丸包含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炒)和麦芽(炒)等成分。 此方中,山楂作为主药,擅长消除肉食油腻积滞。神曲、莱菔子和麦芽共同辅助山楂,分别在化腐消积、下气消食除胀和消谷面之积方面发挥功效。半夏和陈皮能理气化湿、和胃止呕,茯苓则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则负责清解食积之热,散结以助消积。诸药合用,共同实现消食导滞、和胃化积的治疗目的。 保和丸主要用于治疗食积停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和不欲饮食等症状。 将上述药材粉碎成细粉,过筛后混匀。再加入炼蜜制成大蜜丸。 保和丸为丸剂,大蜜丸每丸重9克。 口服时,成人每次服用~2丸,每日2次;儿童用量请酌情减少。 保和丸应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味微香,口感微酸、涩、甜。同时,还需进行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鉴别以确保药品质量。此外,药品中陈皮以橙皮苷计的含量也有明确规定。 体虚无积滞者不宜服用保和丸,孕妇也需慎用。 保和丸在临床上被证实具有助消化、调节胃肠功能等多种作用。它能有效抑制胃肠运动,同时也能拮抗某些药物所致的肠管痉挛性收缩,并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和胰蛋白酶的分泌量。 保和丸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尤其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所致的脘腹胀闷、腹痛和腹泻等症。保和丸(根据《中国药典》年版一部),以水丸形式呈现,口服为宜。每次服用量为6至9克,可根据小儿情况酌情减少。另一种保和丸(源自《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7册),采用浓缩丸形态,同样为口服剂型。推荐用量为每次8丸,每日服用3次。 保和丸中包含神曲与山楂,辅以苓夏陈翘菔麦等药材,炼蜜为丸后温服,其消食和胃的功效显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jl/20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材药食同源莱菔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