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好的专业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的流感高发季节,为加强流感预防,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结合广东的气候特点,省中医药局委托省中医治未病服务质控中心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广东省-年冬春季预防流感治未病指引》,给予相应的指引和预防方建议。

具体指引如下:根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针对流感的预防,以固护正气为目的,充分发挥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防止流感的侵袭。

一、流感预防方

今年冬春以来寒热交替频繁,温差变化大,寒潮早临,燥湿并见,且岭南地区人群皮肤腠理疏松,容易受到寒邪、燥邪的侵扰形成太阳表证,脾胃不足容易困湿困热,形成里热里结,临床常出现虚寒与湿热并见的情况。结合“天人合一”的理论,治未病养生保健预防应健脾祛湿、固表防感。具体参考的预防方如下:

(一)偏热体质人群预防方。

平素体质偏热,受冬春气候影响,易受风寒,寒气郁闭不能外散,内有积热,表现为易受寒,无汗或汗出不多,口干苦,大便不通、面色红、唇红、舌质红等症。

处方组成:桑叶10g葛根25g葱白6g茯苓15g布渣叶15g生姜15g。

用法:加水ml,浸泡至药软,大火煮沸后转中火20-30分钟,最后加葱白煮5分钟,煮取ml,供3人饮用,每人ml,分2次服,连服3天。

功效:疏散表邪,泄热通滞

(二)偏寒体质人群预防方。

平素体质偏于虚寒,特别是易感冒人群、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或有其它呼吸系统基础疾病人群,除主症外平时容易疲劳怕冷,气短乏力,汗多,受寒易咳嗽,痰色白,胸部满闷不舒,或有口干,食欲一般,大便不畅、四肢末端发凉、面色淡白、舌质淡、或淡暗或有齿痕。

处方组成:茯苓15g甘草6g干姜5g五味子5g陈皮6g香橼6g南杏仁5g。

用法:加水ml,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30分钟左右,煮取ml,供1人分2次服,可服用3天。

功效:温肺化饮,健脾祛湿。

(三)儿童预防方。

4岁-10岁年龄段的儿童。

处方组成:紫苏叶6g南杏仁6g甘草3g生姜3g红枣6g茯苓9g陈皮5g。

用法:加水ml,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煮取ml,供1位儿童分多次饮用。每周可服2-3天。

功效:健脾祛湿化痰解表。

加减:(1)有食积化热、大便不通的,去红枣、生姜,加用莱菔子10-15克,以大便通为度。

(2)若体质较弱,容易感冒,加用黄芪、白术、防风。

(3)若贪凉畏寒、腹泻呕吐者,生姜加量到6-10g。

(4)若燥热明显,干咳、咽干、皮肤干燥,可加用沙参、麦冬、鸭梨等,养阴生津。

二、生活方式调养

(一)避免交叉感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目前正是流感高发季节,新冠疫情也呈散发势态。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到人流密集场所,尽可能减少聚会。按照中国疾控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jl/17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