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是指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的一类临床症状,多见于初生婴儿和半岁以下的婴幼儿,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

中医认为,其病位主要在于心、脾,病因病机主要为寒、热、惊。脾寒,心热,惊恐,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惊则神不安而啼,故治疗上以调整脏腑的虚实寒热,使脏器安和,血脉调匀为治疗原则,因脾寒气滞者,治以温脾行气;因心经积热者,治以清心安神;因惊恐伤神者,治以定惊凝神。

诊断标准

婴儿难以查明原因的入夜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而白天如常。临症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身体,必要时辅以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外感发热、口疮、肠套叠、寒疝等疾病引起的啼哭,以免贻误患儿病情。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脾寒气滞

证候:啼哭时哭声低弱,时哭时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色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

辨证要点:夜啼伴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大便溏薄,小便色清,面色青白。

心经积热

证候:啼哭声较响,见灯尤甚,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宁,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指纹多紫。

辨证要点:哭声响亮,延声不休,面赤唇红。

惊恐伤神

证候:夜间突然啼哭,似见异物状,神情不安,时作惊惕,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哭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舌苔正常,脉数,指纹色紫。

辨证要点:睡中突然啼哭,哭声不已,神情不安,时作惊惕。

乳食积滞

证候:夜间啼哭,厌食吐乳,嗳腐泛酸,腹痛胀满,睡卧不安,大便酸臭,舌苔厚腻,指纹紫滞。

辨证要点:夜间啼哭,厌食吐乳,腹痛胀满,大便酸臭。

中医穴位贴敷辨证施治

适用于乳食积滞、脾寒气滞型

五倍子、炒莱菔子、木香、白芍、琥珀、蝉衣、甘草。

6:3:3:3:1:3:2

神阙

睡前贴敷,晨起揭开,3天一个疗程。

适用于脾寒气滞、惊恐伤神型

乌药、僵蚕、蝉衣、琥珀、木香。

6:6:3:3:5

神阙

每晚换药一次,7天一个疗程。

适用于心经积热、惊恐伤神型

吴茱萸。

涌泉。

12小时更换1次,每天1次,7天为1疗程。

适用于脾寒气滞型

丁香、肉桂、吴茱萸各等分。

神阙。

每天1次,每次贴敷5-6小时,可适当进行热敷15-20分钟,7天为1疗程。

适用于心经积热型

蝉蜕、栀子、琥珀各等分。

神阙。

每天1次,每次贴敷5-6小时,7天为1疗程。

适用于惊恐伤神型

琥珀、珍珠粉、五味子。

神阙。

3:10:10

每天1次,每次贴敷5~6小时,7天为1疗程。

适用于乳食积滞型

山楂、芒硝、蝉衣各等分。

神阙。

每天1次,每次贴敷12小时,7天为1疗程。

文章根据《实用儿科常见病中医外治法》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点这里的人都很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jl/1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