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朋友你吃错特药了,秋天的咳嗽不是这
关于秋天的皮肤保湿, 我可以说两天两夜 如果你们想听,就在留言举爪子 爪子越多,我讲的越快~~~ 今天我急着要说的是关于秋天的咳嗽! 因为吃错特药了! 上周三门诊,小辛同学来找我,说: 米医生,我是加号来看你的,咳嗽2星期了, 也吃了中成药、也吃了几天抗生素, 可是就不见好。 现在我有点低热、右侧头有点痛, 鼻子像冒烟一样,喉咙痛 龙角散也吃了,没用。 “有痰吗?” “痰几乎很少,干咳多, 每天早上起来会有一点痰,还有点血丝” 小辛是个中医粉,平日基本可以做到小病自助 “你都吃了啥中成药呢?” “我根据自己的症状,应该是肺热 所以我去药房买了清肺化痰丸, 但是吃了一个星期,还是咳” “大便呢?” 大便有点干,不是天天有了 “舌头看看” 点评:此舌红、少津、苔薄白 ▼ 为啥,小辛这次怎么失手了呢? 都是“秋燥”惹的祸 各位看官,中医是个很灵活机动的学科 所以,绝非是某一个方子打遍天下无敌手的 如果,有人说他的药包治百病 那么,请给他一个鄙视的眼神, 这人一定是个骗子 我们中医,是讲“三因制宜”的 也就是,因人、因地、因时 我们今天讲的point就是时间! 现在进行时,是谁?秋啊!同志们 所以,不少人会发现最近鼻咽干燥、干咳少痰、 皮肤干燥等一系列恼人的症状 开始时不时“骚扰”自己一番, 这些现象就是典型的中“秋燥”!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 又分为“温燥”和“凉燥”, 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 后者则开始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 ▼ 秋“燥”有那些妖气呢? ① 咳嗽、失音沙哑 秋燥中,咳嗽最要命。 其实, 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 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 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 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 特别容易于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 还有些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 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 ② 鼻敏感 每逢秋天, 十个人里会有九个患有鼻子敏感问题。 鼻黏膜在秋天特别容易干燥,而一旦干燥, 又用手指去挖,由于鼻黏膜附着丰富毛细血管, 越是干燥,挖鼻孔的行为越为频繁, 最终会导致鼻子出血。 还有些人的表现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 ③ 皮肤干燥 皮肤在干燥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干燥、 瘙痒甚至皲裂。 如果你经常性挠皮肤、抓痒甚至舔舐嘴唇, 说明肌肤已经丧失水分了。 这个时候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补水 每天多喝水, 也可以多喝一下缓解秋燥的汤水 最管用的还是我们已经开始制作的 秋梨膏! 这个回头说~~~ ④ 惊厥 干燥的秋天,会陷入两个极端: 身体免疫力好,性格开朗的人会安然入睡; 而另一方面, 一些身体免疫力不是太好的人则会心神不宁, 甚至会出现惊厥现象。 有这种现象的人千万要小心, 赶紧中药调理,不要给西医惹麻烦 ⑤ 头发干燥 秋天干燥,气血循环变差, 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 头发容易出现干燥枯黄。 当你发现自己秋天一到的时候, 头发枯黄拼命掉落,那就是秋燥找上你了。 这个时候你应该做的:润肺、养阴血 否则,头发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离去 ⑥ 便秘 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 加上肠胃功能变弱, 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 便秘的问题可大可小, 肺与大肠相表里, 只吃不拉的是貔貅 我想,你一定不是吧! 看到,这里, 我想聪明的你们一定知道了 小辛的咳嗽是——中了“燥”邪 属于:秋燥咳嗽 而清肺化痰丸的组成是: 胆南星(砂炒)、苦杏仁、 法半夏(砂炒)、陈皮、 茯苓、甘草 枳壳(炒)、黄芩(酒炙)、 川贝母、麻黄(炙)、桔梗、 白苏子、瓜蒌子、 莱菔子(炒)、款冬花(炙)、 这个方子是二陈汤打底的 主要用于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 痰涎壅盛,肺气不畅。 而小辛的咳嗽,以燥邪犯肺为主 干咳、少痰、痰中有小血丝 而且,清肺有余、润肺不足 就像机关枪扫了一通,没有打准目标 结果当然:燥邪依旧,咳嗽不止! 小辛,完败! ▼ 来七贴“桑杏汤”吧! 《温病条辨》: “秋感燥气,右脉数大, 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桑杏汤- 桑叶9克,杏仁6克,沙参9克, 象贝12克,香豉3克,栀子皮6克,梨皮一只 水煎服 (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功效为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主治外感温燥证。 症见头痛、身热不甚、微恶风寒、口渴、 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 舌红,苔薄白而干。 三剂药下去,小辛同学的咳嗽好了 叶天士言“燥气上受,先干于肺,令人咳嗽” 并指出:“长夏天然,伤损真阴,深秋天气收肃 奈身中泄起已甚,故而干咳! 指出秋燥咳嗽是由于热耗阴津, 人体阴液不足,复感燥邪, 两虚相合,内外相引而发病 而小辛的体质本来就有点阴虚 又感受了秋的燥邪后,发为咳嗽! 这里面桑叶轻清宣散, 可以疏散风热,宣肺清热; 杏仁润降,可以肃降肺气,止咳平喘; 淡豆豉辛凉透散, 象贝清热化痰,沙参养阴生津, 梨皮生津润肺,栀子皮清泻肺热。 咳嗽很多种,吃对药才有效果 咳嗽虽然看着是小病常见病, 但也必须分寒热虚实际, 而且内经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虽然看似小病的咳嗽,却及见辩证功底! 是能准确地判断寒热燥湿, 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只有扎实好我们的内功 才能对一些看似简单的小病,得之应手! ▼ 今天我罗列了一些咳嗽的中成药, 给大家参考,希望你们不要再乱吃药: 外感咳嗽包括: 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 内伤咳嗽包括: 痰湿咳嗽、痰热咳嗽、 肺虚咳嗽(肺气虚咳嗽、肺阴虚咳嗽)。 ① 风寒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痰稀白或有泡沫、喉痒,伴有风寒感冒症状。应选用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类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 ①通宣理肺丸:主用于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外感风寒咳嗽。 ②止咳宁嗽胶囊:主用于风寒咳嗽,呕吐,咽喉肿痛。 ③风寒咳嗽颗粒:主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④小青龙合剂:主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② 风热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气粗,或咳声嘶哑,痰粘稠或黄稠,咯痰不爽,常伴发热、口干、咽喉疼痛等。应选用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类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 ①桑菊感冒片:主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②川贝枇杷糖浆: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③感冒止咳颗粒:主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发热恶风,头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周身不适。 ④急支糖浆:主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 ⑤小儿咳喘灵颗粒: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③ 风燥咳嗽 常表现为无痰或少痰,或干咳,口、鼻、咽干燥,咳嗽伴有胸痛,头痛,无汗尿黄,大便干燥等。应选用疏风清肺,润燥止咳类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 ①秋梨润肺膏:用于久咳,痰少质粘,口燥咽干。 ②川贝枇杷糖浆:多用于咽干、咽痛,干咳、无痰或少痰的急性支气管炎,咽喉炎等。 ③蛇胆川贝枇杷膏:主用于燥邪犯肺引起的咳嗽咯痰、胸闷气喘、鼻燥、咽干喉痒等症。 ④ 痰湿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嗽咯痰尤甚,胸闷,没有食欲等。应选用宣肺利湿,理气化痰类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 ①橘红痰咳液:用于痰多,气喘痰浊阻肺导致的咳嗽,支气管炎,咽喉炎。 ②半夏天麻丸:用于脾虚聚湿生痰,眩晕,头痛,胸脘满闷。 ③桂龙咳喘宁片: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等症;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症候者。 ④二陈丸:用于因痰湿困脾所引起的胃气不舒,咳嗽痰盛,恶心呕吐等症。 ⑤ 痰热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气急、痰多色黄质稠,甚或痰中带血,难以咯出,舌红苔黄腻等,应选用清热泻火,止咳化痰类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 ①二母宁嗽丸:多用于痰黄不易咯出,胸闷,咽痛胸闷气促、久咳不止。 ②橘红丸: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③清肺宁嗽丸:用于肺热咳嗽,痰多粘稠。 ④清肺化痰丸:用于肺热咳嗽,痰多作喘,痰涎壅盛,肺气不畅。 ⑥ 肺气虚咳嗽 常表现为咯痰白、稀,气短,自汗,畏风,怕冷,面色苍白等。应选择补肺益气,止咳定喘的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 ①人参保肺丸:主要用于肺气虚弱,津液亏损引起的虚劳久嗽,气短喘促等症, ②润肺止嗽丸:用于肺气虚弱引起的咳嗽喘促,痰涎壅盛,久嗽声哑。 ③补肺丸: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咳痰粘,咽干舌燥。 ⑦ 肺阴虚咳嗽 常表现为咳嗽声短促,夜间加剧,干咳无痰,或少痰,痰白粘不易咳出,潮热盗汗。应选择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的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 ①百合固金口服液:用于咽干、咽痛、干咳痰少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肺炎。 ②虫草清肺胶囊:用于气阴两虚,痰多,气喘胸闷,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 ③养阴清肺丸: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 你使劲咳 我使劲心疼 快停下,我心都要穿了~ 公益讲座通知 下周三晚上8:00 米医生团队精心准备的线上公益课 秋季咳嗽 敬请期待 下周三晚,我们线上不见不散!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cd/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47味功效相似中药甄别
- 下一篇文章: 积食宝贝感冒的又一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