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人行中药临床应用讨论第五期荆
参与本次讨论老师:张哲、李润兴、医者、崔月华、辛酉、金晟堂张大夫、任登刚、陈贵华、李秀河、小飞侠、陈文君,等(排名为记录者随机所排,无一定意义)。 主持人:张哲副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三人行”谨对以上各位老师的无私奉献,表示由衷的感谢! 荆芥 1、肝经为湿邪壅遏,不得疏泄,症见口苦、苔厚者,荆芥能疏理肝胆之气,且风能胜湿,以15克辩证加入方剂中,可获良效。 2、荆芥能清血分伏热,有理血止血的作用,故遇顽固性血尿不止者,可在辩证基础上加用荆芥2—3g取效。芥穗炒黑入血分,能引血归经而止血,亦可疏血中伏风而止痒,可用于治疗瘾疹,妇科血证等。 3、荆芥配伍大黄,有活血止痛、通淋利窍之效,王琦教授习用荆芥、大黄配伍治疗前列腺疾病,症见尿痛、尿滴沥、尿闭或尿频。此一应用受《普济方》“倒换散”启发,倒换散治疗“治癃闭不通,小便急痛,无问新久。荆芥、大黄为末等分,每温水服三钱。小便不通,大黄减半;大便不通,荆芥减半”,倒换散治疗不明原因性水肿也有较好效果。 4、荆芥与佩兰同煎洗头有祛屑止痒作用,秦艽水煎外洗也有良效。 5、荆芥和防风都是“疮家圣药”,“仓廪汤”即荆防败毒散加陈仓米,治疗“对口疮”等毒肿(蜂窝组织炎、脓毒败血症,等)有奇效,据此,有人在辩证基础上以荆防败毒散为主,联合三拗汤或阳和汤或补中益气汤,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效果亦好。 6、咽痒咳嗽用荆芥、胸中痒咳嗽用防风。 紫苏 1、紫苏可细分为苏叶苏子苏梗苏苞四物,四物功效各有所偏,叶解表,子降气,梗行气,苞行气。紫苏叶夜皱,百合花夜息,对失眠眠或许有效。 2、解表散寒多用苏叶;行气宽中多用苏梗,另有理气安胎的作用;和胃止呕多用紫苏(梗叶齐用);降气消痰多用苏子(略炒捣碎用)。 3、苏叶解鱼蟹之毒,如临床见食海鲜过敏者,大量苏叶30克煎服,或配合外洗,可收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苏叶有抗免疫变态反应的作用,用于治疗“胃肠型荨麻疹”有奇效。 4、外感病人食欲不佳、温温欲吐者,加苏叶,取其行气宽中之效,可提高患者食欲,与黄连相配亦可。苏子亦有健胃消食之效,还可用于治疗皮肤顽疾。 5、《王洪图内经讲稿》讲到“水肿病”治疗法则“开鬼门洁净府”时,提出紫苏既可发汗又可利小便。并举两病例说明,一是产后小便不通,反复导尿不能解决问题,后以紫苏泡茶喝解决了问题。一是中风后的病人,神志已经恢复,但是突然小便不利,小肚胀满,也是用苏叶泡茶喝解决了问题。王老师认为苏叶辛温发汗,其宣散肺气的作用可以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也就所谓的提壶揭盖法。无独有偶,苏叶也是慢性肾炎非常常用的药物,许多治疗肾炎的方剂中多有苏叶,有医者使用“黄连苏叶汤”治疗慢性肾炎之肾衰,症见水肿、恶心、呕吐,食欲差者有良效,可改善症状、促进肾功能恢复。我常以苏叶黄连汤辩证治疗化疗后呕吐或妊娠呕吐,均有益。苏叶黄连汤应用时以剂量轻灵为主,一般两药均不超过3克,量多气浓,反而效差。 6、大量紫苏(30克)治疗腹泻、腹部不舒,有奇效。 7、苏叶对寒性咳嗽,有良效。 8、由紫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组成。放入锅中炒至微黄,盐水淬;然后捣为细面,开水炖服;本方主治一切崩漏,有塞流止血之功,大多一剂见效,若进服两剂无效,改投他法,或进一步检查治疗,以免疫误病情。血止后,据病因辨证治疗,如虚则补之,瘀则化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此法系汪其浩老中医发表于《南方医话》上的文章,称20年间治疗验证了余例,安全可靠,无副作用。上方每次3--5克,每晚睡前服1次,治疗扁平疣效果亦好。 专业中医讨论群“中医三人行”定于每周三晚上19:30准时专业讨论,欢迎有志于提高中医业务知识的专业朋友参与,参与方式:加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中医治疗白癜风方法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cd/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舌苔厚就是有湿气你错了河南片仔癀国
- 下一篇文章: 正吃的中药含人参,是不是就不能吃萝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