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朴汤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中的名方,其组成为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共五味,是治疗“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的主方。《千金方》记载该方主治“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可见该方是治疗心胸胀满,胃脘坚痞,咽中有核的方剂。其病机是心胸部位气滞气逆,造成痰凝瘀阻于咽喉。

黄师临床运用该方则不限于上述病症,往往紧扣其气滞气逆痰凝的病机,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的治疗,充分发挥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

半夏

1.肠胃疾病、痰咳

黄老师应用半夏厚朴汤治疗肠胃疾病,特别是与肠胃气滞、痰湿内阻的病机相符的情况。

病人赵某,女,56岁,咳嗽,吐痰,迁延日久。恶风寒,口吐白沫痰涎,口干,自觉脸部发烧,胃口泛酸,便秘,疲乏,舌淡苔灰白。两脉滑而有力。此症为虚寒痰饮病,脾胃虚寒,痰饮停滞,上逆而泛酸,干肺而咳痰;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故面部发热,下部便秘;痰湿流注四肢,故酸懒疲乏。治宜辛苦温合用,温脾豁痰降气,以半夏厚朴汤加味:

法半夏10g,厚朴10g,枳壳15g,白芍15g,炒莱菔子15g,炒苏子10g,苏梗10g,草豆蔻10g,莪术10g,橘红10g,紫菀10g,浙贝10g,刘寄奴15g,荜拨10g,旋复花10g,煅赭石10g,神曲10g,干姜10g,款冬花10g,细辛6g

该方以降为主,以升相佐,辛温健脾使脾气上升,苦温降逆使胃气下降,胃气降则肠气降,面热和便秘皆调;脾气升则寒饮化,痰湿病本可除。

2.皮肤病

某些皮肤病主要源于脾胃气滞痰湿导致湿毒滞留皮肤,运用本方具有治病求本的效果。

病人芦某,女,75岁,遍身红疹,疹色红,觉痒痛,甚则流水,西医诊断为皮肤癌。面色晦暗,多虑易惊,脘痞纳呆,舌淡,苔白厚腻,两脉沉濡。此症皮肤有湿毒热毒淤滞,而其病根却在于肠胃湿浊盘踞,欲治皮肤湿毒,须从肠胃湿浊入手,方能有釜底抽薪之妙。方用半夏厚朴汤加味:

法半夏10g,厚朴6,茯苓15g,苏叶10g,苏梗10g,炒莱菔子15g,白芍15g,柴胡10g,墨旱莲10g,女贞子10g,青皮10g,郁金10g,白花蛇舌草10g,夏枯草15g,紫草10g,草豆蔻10g,石菖蒲10g,紫石英20g,竹茹10g,藿香10g,炒蒺藜10g,地肤子15g,蛇床子15g,首乌藤30g,浮萍10g,蚕沙15g

其中,半夏厚朴汤为行气降逆化痰之主方,加炒莱菔子、草豆蔻、藿香,增强除湿化痰之力;加苏梗、青皮、柴胡、郁金、石菖蒲,增强行气解郁之力;加墨旱莲、女贞子、白芍、紫草,滋阴养凉血,养血活血;加夏枯草、白花蛇舌草,散结解毒;炒蒺藜、地肤子、蛇床子,祛风除湿止痒;浮萍透表;蚕沙去湿浊之肤痒;紫石英善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竹茹、首乌藤,除烦安神,所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宁则痒止。全方以调治脾胃痰湿为本,兼具行气、解郁、化痰、和血、透疹、止痒、宁心之功,既能釜底抽薪,直捣病所,又能泛应曲当,面面周到。病人服后,痒止疹消心宁之效颇为显著,信心大增,于是在此方基础上加减调理数月,病情基本控制,其余诸症也均有改善。

3.失眠

《内经》言“胃不和则卧不安”,肠胃湿滞,胃气不降往往能导致失眠不寐。

李某,男,82岁,失眠,卧则气短,憋气,头部不适,有多年的肺气肿病史,常用抗生素,纳差,大便一日两次,舌暗红,有瘀斑,苔白厚,脉弦滑而数。此例失眠属于痰饮内郁于胃肺,胃气不降,阳明不合,浊气上逆,故头部不适,呼吸不畅,胃不和则卧不安。黄老师抓住脾胃升降失常之病机,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并合参栝楼薤白半夏汤、黄元御下气汤之意:

法半夏10g,厚朴6g,炒苏子10g,苏梗10g,枳壳15g,杏仁10g,白芍15g,炒莱菔子15g,刘寄奴10g,陈皮10g,白术15g,何首乌20g,首乌藤30g,合欢花15g,炒山楂10g,炒麦芽10g,竹茹10g,柏子仁15g,炒酸枣仁15g,远志10g,桔梗10g,薤白10g,栝蒌15g,荷叶10g,茯苓10g

该方以半夏厚朴汤行气化痰降逆,合用枳壳、杏仁、栝蒌、薤白、陈皮,增强豁痰、降逆之力,加何首乌、白芍、柏子仁、炒酸枣仁,疏达肝气,润养心血;加首乌藤、合欢花,安神助眠;加炒莱菔子、炒苏子、炒山楂、炒麦芽、刘寄奴,消积导滞化痰;白术健脾化痰;加竹茹、荷叶清热除烦,远志豁痰而交通心肾,桔梗宣肺而调畅气机。全方标本兼顾,主次恰当。

4.精神紧张过敏症

曹某,男,28岁,平日心思较重,情绪敏感,一紧张就急于小便,并且打嗝、放屁不断。曾有气胸手术病史。有时暴饮暴食,有时情绪不畅时则纳减不食,饮食不适则易腹泻,常莫名紧张,难以控制,工作压力较大。舌淡润,色偏暗,白腻苔。两脉弦细滑。黄老师诊断为肝脾不和,方用半夏厚朴汤加味:

清半夏10g,厚朴10g,苏梗10g,竹茹10g,莪术10g,槟榔10g,桂枝10g,柴胡10g,生麦芽30g,香附10g,桔梗10g,仙鹤草30g,乌梅炭10g,防风10g,麻黄4g,荜拨10g,刘寄奴15g,草果仁10g

加竹茹清心除烦;加莪术、槟榔、桔梗、仙鹤草、刘寄奴、乌梅炭,共奏消积导滞、利肠止泻之功,桔梗、仙鹤草对药为朱良春先生治疗慢性腹泻的仙桔汤中两味主药,具有很好的利肠止泻作用;加荜拨、草果仁温胃行气;加麻黄、防风,拨动气机,解散郁气;加柴胡、桂枝、生麦芽、香附,疏肝解郁,温升清阳。诸药合用,有解郁行气、除痰消积之功,使得肠胃气机透达通畅,脾升胃降功能复常,则肝脾和调,情绪稳定,诸症可除。

厚朴

赞赏

长按







































如何攻克白癜风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zeiz.com/lfzcd/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