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白痰多,肚子胀不消化,一剂三子养亲汤
卡介苗接种反应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5394154133915802&wfr=spider&for=pc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有的人经常白痰多?还有咳嗽,中医讲久咳会伤肺。民以食为天,经常出现不消化,肚子胀,吃不下饭,气往上顶,长期下来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那出现了痰多、咳嗽,还有消化不好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才好解决。很多人说,脾为生痰之源头,肺为储存痰液的容器,要健运脾胃,杜绝生痰的源头,当然,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实际中,我们看到,很多人痰很多,而且肚子很胀,每天都胀,已经吃不下多少东西,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先把胀和痰湿解决,因为胃主受纳,胃受纳食物,然后脾再加工、转运,形成精微营养。要先让胃能受纳得下。胃不受纳,就会出现胀满,吃不下,气往上顶的表现了。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剂古方,叫做三子养亲汤,来自《医方考》这本书,组成是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三味药,功能是温肺化饮,降气消食,我们来分析一下看看。1、首先是紫苏子紫苏子大家接触得少,紫苏叶大家肯定不陌生,二者都是在紫苏植物上取材,作用也相似。紫苏味辛,性温,能入肺经,止咳平喘,可用于痰壅气滞,咳嗽气喘,对于痰涎壅盛,喘咳上气,胸膈满闷,还可以配合厚朴、陈皮、半夏等降气化痰。紫苏子还能入大肠经,润肠通便,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肺气不宣容易肠道秘结,大便不通,紫苏子对于痰多咳嗽,腹胀大便不通有很好的改善效果。2、其次是白芥子白芥子味辛,性温,功能温肺祛痰,利气散结,其入肺经,可用于寒痰壅滞,咳嗽气喘,胸满胁痛等,其辛散利气,有温肺祛痰之功。白芥子是去寒痰非常常用的药物,对于痰饮停滞胸膈导致的胸满胁痛,常与甘遂、大戟等,组成控涎丹。白芥子还能通络止痛,对于痰湿阻滞经络所导致的肢体关节疼痛,麻木,阴疽流注等,可有效去经络之痰,还能利气散结。 近年来,还有研究报道用白芥子治疗渗出性胸膜炎。 3、最后是莱菔子莱菔子即萝卜子,其味辛、甘,性平,入脾胃经,功能消食化积,降气化痰,常用于食积不化,中焦气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腹痛腹泻,泻而不畅等。还可与山楂、神曲、陈皮组成保和丸,以增强消食和中之力。莱菔子还能入肺经,有降气化痰之功效,对于痰涎壅盛,气喘咳嗽等实证,有很好的效果。《玉楸药解》莱菔子,入手太阴肺经。下气止喘,化痰破郁。 莱菔子辛烈疏利,善化痰饮,最止喘嗽,破郁止痛,利气消谷。生研,吐老痰。综上,紫苏子化痰止咳平喘,白芥子温肺祛痰,利气散结,莱菔子消食化积,降气化痰,三者配合,既可以去白痰,寒痰,止咳嗽,还能健脾胃,行气消胀,对于开篇说到的问题,就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了。更多精彩推荐: 得了甲状腺疾病不要慌,13种有益于甲状腺的健康食品,要多吃 中医:湿气重、食欲不振、容易发胖?一个日常祛湿健脾的方法,适合养生 中医:脾肾两虚为什么补了没用?教你两味中药,同补脾肾、固肾填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cd/17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草药的种植前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