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话说口苦不等于上火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4414714911368070&wfr=spider&for=pc 中医典籍大全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编者按 “医生,我嘴里经常很苦,像是含了苦瓜片似的,特别难受”,不少患者曾经这样对医生诉说着,后面往往接一句“是不是上火了?”。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口中“苦不堪言”的原因。中医有话说:口苦不等于上火! 中医学中,口苦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口苦者,病名如何,可以得之?……,病名为胆痹。”《黄帝内经》不仅首次提出以口苦为主症的病名为“胆痹”,并指出了胆热、肝热是形成口苦的主要病因,胆泄上溢是其主要病机。 现在绝大部分人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的常识:口苦——上火了!得降火。然后各式各样的凉茶都往自己的胃里灌,各种降火的招式不厌其烦地尝试。 然而,就像某牛奶广告“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也不是所有的口苦都是热症。 口苦是怎么回事? 中医认为口苦是内热或外感风寒化热进入胆经的表现,具体原因多见于以下情况: 1、胆经内有郁热或肝热移于胆,胆气上逆引起的。 《灵枢·四时气》指出:“胆液泄则口苦”。胆汁是“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附于肝,与肝互为表里,肝经属肝络胆,胆经属胆络肝,病变常相互影响。如肝气郁滞,可以影响胆汁疏利,而胆腑郁热,也可以影响肝气疏泄,最终导致肝胆气滞,肝胆湿热而出现口苦。 肝胆湿热引起口苦,很可能是因为肝、胆部位存有炎症,特别是患有胆囊炎、胆石症的病人,由于胆囊功能差,胆汁的疏泄不正常,从而产生口苦感。肝胆有病变的人除了有口苦感外,还兼有头痛眩晕、面红眼赤、性急易怒、大便干结、舌质偏红等表现。 2、外感风寒邪气化热进入少阳胆经,常引起口苦等症状。 《伤寒论》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即是。 3、心火引起的口苦。 苦为心之味,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若心神抑郁、焦虑烦躁、着急上火,或经常熬夜引起消化不良、胆汁排泄不畅,郁而化火,心火上炎,使之口苦,并常伴有面红耳赤、头痛、目赤、小便色黄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精神性口苦现象也比较常见。有些人由于工作、学习压力过大,在经常气愤、烦躁、焦虑、恐惧、忐忑不安、失眠等情况下,很可能出现口苦。 4、饮食不节或饱食后缺乏必要的运动,也可引起口苦。 脾胃与肝胆关系极为密切,脾胃是人体气机的大枢纽,肝胆是人体气机的小枢纽。正常情况下,脾升胃降,而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如果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容易产生湿热,以致口中发苦、吐苦水,并常伴有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小便色黄等表现。 另外,如过食寒凉之物,导致脾阳不足,无力运化吃进去的食物,久而久之,郁而化热,加上脾胃一虚,无力克制肝木,导致胆汁过溢而口苦。 5、其他原因 一些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和某些肿瘤病人经常有口苦感觉,应提高警惕。生活习惯不规律、睡眠不足的人,晨起时常有口苦感觉。打呼噜特别严重、张口睡觉也容易引起口苦。过度吸烟、酗酒等同样会引起口苦。口腔发炎的人可能因为局部疾病,如牙龈炎等口腔内疾病直接造成口苦。 如何缓解? 1、熬夜或劳累后口苦,多因过多地耗伤阴液,导致虚火上炎而导致的口苦。可用麦冬、枸杞子、菊花泡水喝。长期熬夜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 2、喝酒应酬后发生的口苦,多半是湿热之邪蕴于肝胆、脾胃引起。可用葛根花、溪黄草泡水喝,绵茵陈、鸡骨草煲汤。严重者,可服用龙胆泻肝丸、消炎利胆片。若脾胃本虚寒者,可以茵陈蒿泡水送服理中丸。 3、因食积引起的口苦,可服用保和丸、大山楂丸,或用鸡内金磨成粉冲服。 4、如果感冒期间合并口苦的症状,可冲服小柴胡颗粒。 5、口苦兼有口干、失眠、易怒者,可服用丹栀逍遥散。 6、口苦兼有小便涩痛者,可用灯心草、竹叶泡茶喝。 如果症状持续得不到缓解,或想要进一步针对性治疗,还请抽时间看医生,综合调理。 口苦的日常调理方法 如果只是短时间内感觉口苦,不必过于担心,可能会自然消失。但口苦现象持续较长,甚至伴随腹痛、腹胀、发热、消瘦、明显倦怠乏力等症状,就需要到口腔科、消化科、肝胆科检查有没有胆囊炎、胆石症或消化道及其他系统的疾病。如无明显内脏疾病,一般感冒和功能失调性口苦,可在医生处方下,服用中药汤药或中成药。 还可以口服维生素C片,它对任何原因的口苦症都比较有效。维生素要放舌下含化,一般说来,轻度的口苦只要服药2~3次就可消失。 同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少食辛辣、过咸食品和肉类,适当喝些蜂蜜茶,在进餐时,应尽量少考虑工作的事情。并适当运动,从而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尤其是脑力工作者,运动要有规律性。 同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吃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温和的食物。在饮食上宜忌食辛辣、生冷、油煎、烧烤等燥热之品。例如寿司,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加重口苦。要调整饮食结构,可多进食清凉汤水,以清凉饮食为主,例如山药。生活中要忌酒醇甘肥,多喝水和吃蔬果。 喝菊花薏米冬瓜糖水也是一种好办法。菊花薏米冬瓜糖水主治清火祛暑和因暑热引起的口苦症。取菊花15g,薏米30g,冬瓜g,白糖15g,加水先煮菊花、薏米30分钟,去二药留汁,再放入冬瓜煮汤,汤成加入白糖即成。 最方便的办法是喝绿茶。用开水冲泡茶,饮用茶水并口嚼茶叶,可治晨起口苦口臭。 为了预防嘴里发苦,大家要按时休息,调节自己心理压力,不熬夜不酗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也有利于大家预防其他疾病。长期嘴里发苦的人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是因自己的不良生活造成的,那就改变一下生活习惯,医院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早发现早治疗疾病。 总结: 1、五脏六腑皆令人口苦,非独肝(胆)也; 2、口苦作为一个症状出现,背后隐藏着或寒或热的病机,治疗时,需结合全身情况、病史、舌脉来综合考虑。 来源:根据养生之道网及健康资讯导航()整理,图片来自网络 中医古今书籍余本在线/离线阅读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让更多人看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中医说的“甘”不等于“甜” 中医是一种生活方式,说说中草药的那些个趣事儿 黄精:价廉物美的延寿仙药 从《红楼梦》看女性气郁质养生 要不要接种疫苗?——我对疫苗的理解 奇经八脉再认识,学好经络不用愁 养生以不伤不损为本,过度养生致早亡 黑眼圈,黄脸婆,治疗必须先“暖宫” 国医大师开方秘密:用药如用兵,药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在恰中病机 伤肾的坏习惯你有多少? 肺癌专药五朵云 养生养的是什么? 一部《红楼梦》,几多中医情 五音入五脏–中医五音疗法 五指上的健康密码 你绝对想不到,这才是养生的第一原则! 薏苡仁的神奇功效 六味地黄丸的前世今生 阴和阳之间——谈郁闷 知名中医的减龄秘方:这样吃老得慢 九州之名果——石榴 艾灸后上火这样做,立即去火 秋天进补,首推洋参 中医博士刘力红:告诉你“疾”和“病”有什么不一样! 一壶千金:成语中葫芦的价值 中医的治法不仅只有吃药一条路 桂花栗子粥,坚持不“泻” 睡不着?多梦?睡眠障碍怎么破? 西方人的高鼻子里有养生的玄机 润肠通便的支沟穴—气虚型便秘的克星 便秘——读这篇就够了 倪海厦:便秘与癌症的关系 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谈四时养生和用药 姜佐景:经方不盛行的原因和补救 办公室族的六大致命硬伤(上) 办公室族的六大致命硬伤(中) 办公室族的六大致命硬伤(下) 莱菔子分生炒,切莫混淆! 中医皮肤保养给您白皙光泽好肤色 脑力劳作过度致睡眠不实、胃纳欠佳?试试这款“天麻补脑汤”~ 购买实体中医教材: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针灸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推拿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zy/17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12个贴敷方子,专治咳嗽,可惜知道的人太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