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常备紫苏,多功能药食两用,好处多多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若要在家中阳台或花园增添一些绿植,紫苏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不仅观赏性强,更拥有药食两用的多重功效。谈及紫苏,我总会想起中秋节时爷爷做的炒田螺,那美味中就藏着紫苏的功劳。在广东,炒田螺时加入紫苏叶是一种普遍的做法,它不仅能散寒湿,还能为菜肴增添独特香气,并有效去除田螺的泥沙味。小时候的我曾对此感到好奇,后来上学时学到了紫苏叶这味中药,了解到它辛温的药性、解表散寒的功效,以及行气和胃、解鱼蟹毒的作用,这才让我彻底明白了田螺与紫苏叶搭配的奥妙。 认识紫苏紫苏,这一高约60-80厘米的植物,其茎或紫或绿,上覆长柔毛,形态各异。其叶片宽大,呈圆卵形,颜色亦有多种可能,包括双面皆绿、双面皆紫,以及一面绿一面紫。紫苏植株散发着特异的清香,因而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香苏”。值得一提的是,紫苏的叶片、茎、果实均可入药,可谓一身是宝。 紫苏叶,这一历史悠久的中药,早在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中就有记载,被誉为“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如今,我们普遍认为紫苏叶性味辛、温,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其药性温和,多用于风寒轻症,如感冒初起时的轻微症状。 在中医里,紫苏叶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例如,在感冒清热颗粒中,紫苏叶与荆芥穗、薄荷等辛散解表的药物共同发挥作用;而在藿香正气散中,紫苏叶则与藿香搭配,理气和中、解表止呕。紫苏叶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既能辛温解表,又能行气和胃,因此常被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这种感冒症状较轻,但伴有胃肠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上吐下泻。在湿气较重的南方地区,此类症状尤为常见。 针对这种症状,中医提出的治疗方案是外散风寒、理气和中。香苏散便是这一方案的代表方剂。它由香附、紫苏叶、陈皮和炙甘草组成,其中紫苏叶作为君药,既能解表驱寒,又能行气和胃。香附则擅长开散人体郁结之气,调畅气机,使里气调和,从而缓解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方中的陈皮行气燥湿,甘草则调和诸药,同时补气和中,以清除体内的湿气,恢复脾胃的正常运化,从而解决食欲不振、腹胀以及下利腹泻等问题。在宋代,人们已经将香苏散制成了散剂,并记载了其使用方法:取药物粗末三钱,加入一盏水煎煮至七分,然后去掉药渣,趁热服用。这种服用方式与我们现在冲服颗粒剂相似,显示出其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疗效。 对于那些容易在感冒时出现胃肠症状的人来说,家中常备这四种药物是个不错的选择。在需要时,可以自己煎煮服用,既方便又有效。 此外,紫苏叶在改善妊娠呕吐方面也有显著效果。其独特的辛香味道能够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同时还有理气安胎的功效。可以与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物合用,治疗妊娠期间因胎气上逆、胃失和降引起的不思饮食、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症状。 下面介绍一款食疗方——紫苏生姜汤只需准备新鲜的紫苏叶、生姜和瘦肉,将瘦肉腌制后与切丝的紫苏叶和生姜一同煮汤,调味后即可享用。这款汤品不仅美味可口,还能有效缓解胃肠不适。汤中的紫苏叶,其独特的辛香能够行气和胃,与生姜相配,更是温胃散寒、止呕的良方。这款食疗汤品不仅制作简单,还能有效改善胃寒呕吐、脾胃气滞、妊娠呕吐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是紫苏叶在餐桌上的另一大应用——解鱼蟹毒相传,华佗在南下行医时,曾遇到几位年轻人在客栈中比赛吃螃蟹,因过度食用而腹痛难忍。华佗想起一年前看到水濑过食大鱼后,吞食紫色野草缓解的经历,便将这种紫色野草煎汤给年轻人服下,结果疼痛迅速减轻。这种紫色野草后来被命名为“紫舒”,虽然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紫苏解鱼蟹毒的功效却广受人们认可,并广泛应用于餐桌烹饪之中。 此外,紫苏的茎——紫苏梗,也是一种中药材。与紫苏叶相比,其辛温之性稍弱,但理气宽中、安胎、止痛的效果依然显著。对于孕妇来说,若脾胃气滞而惧怕紫苏叶的温散作用过强,可以选择紫苏梗来调理。 同时,紫苏的种子——紫苏子,也是一种具有显著功效的中药材。其外形特征明显,一头稍尖,表面有暗紫色的网纹。紫苏子性味辛温,能够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著名的三子养亲汤就充分利用了紫苏子的这些功效,旨在治疗老人咳嗽气逆、痰多的症状。该汤由紫苏子、莱菔子(萝卜籽)和白芥子(芥菜种子)三味中药组成,作用温和且易得。三药合用,不仅能有效缓解咳嗽、气喘、痰多等症状,还能显著改善老年人常见的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问题,非常适合中老年人使用,如同儿女的细心照料。在使用时,可以各取9g三种药物,制作成茶包样式,方便代茶饮用。此外,紫苏子因其高含油量,成为润肠通便的佳药。不妨尝试将紫苏子捣泥后与粥同煮,或制成汤圆内馅,加入猪油和白砂糖,既美味又具食疗功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zq/19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萝卜籽煮水喝,健脾祛湿助减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