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乏力腹胀脂肪肝可分5型辨证论治
在中医的观点中,脂肪肝的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确立以化痰、祛湿、理气、活血为主的治疗原则辨证论治。 1、痰湿内阻患者特点:形体肥硕、腹大项短、舌淡体胖大,舌苔黄腻,脉象弦滑。 治疗原则:化痰祛湿、辛香散滞、理气通络。 相关药物:白芥子、苏子、莱菔子、王不留行、川贝母、浙贝母、络石藤、鸡血藤、泽泻、泽兰、厚朴、枳实等。 2、湿热内蕴患者特点:面色黄而亮泽,目巢微肿、体态慵懒、舌淡边有瘀紫色,舌苔厚腻发黄,脉象沉迟无力或沉弦。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芳香醒脾、疏肝活血、化痰散结。 相关药物:黄连、法半夏、瓜蒌、苍术、厚朴、陈皮、青皮、石菖蒲、泽泻、薏米、木瓜、藿香、佩兰等。 、肝郁脾虚患者特点:胸膺憋闷、眉目紧锁、嗳气较多、纳后加重、心烦易怒、舌质瘀紫,舌苔薄白或薄黄腻,脉象弦细或弦滑。 治疗原则:疏肝运脾、活血理气、凉血散结。 相关药物:当归、白芍、柴胡、枳实、厚朴、青皮、百合、丹皮、赤芍、丹参、白术、木瓜、夏枯草、焦三仙、鸡内金、姜黄、栀子等。 4、肝肾不足患者特点:明显乏力神疲,或见腰酸背楚、视力下降、时有耳鸣、大便干结或溏薄不爽、夜寐失和,舌淡红边深红,苔薄而少,脉象细弦等,属于病情较重的脂肪肝。 治疗原则:滋肾养肝,疏肝理气,清理虚热。 相关药物:生地黄、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百合、墨旱莲、夏枯草、炒栀子等。 5、气滞血瘀患者特点:面色晦黯、行动迟缓、腹胀胸闷、皮肤粗糙、精神倦怠,舌色瘀黯,舌苔薄白,脉象沉弦,属于脂肪肝的最严重阶段。 治疗原则:活血软坚、化痰散滞、益气养血或滋养肝肾为主。 相关药物:丹参、桃仁、鸡血藤、凌霄花、莪术、川浙贝母、夏枯草、当归、川芎、灵芝、黄芪等。 #脂肪肝#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sy/19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胃最怕的就是寒与积一个中成药,散寒消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