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

生活中,许多消化道上的症状,都与我们身体衰老所引发的三把火有关。当出现一些早期症状时,通过外敷内调的方法消除这三把火,就能起到预防疾病,养护身体的作用。到底消化道的三把火是什么呢?王军主任常用的外敷内调方法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消化道的第一把火

脾胃不和脾胃积热

当胃口不好时,您可能经常感到胃胀,同时伴有乏力、懒言、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专家告诉我们,这往往是因为脾胃不和,导致了脾胃积热。

中医认为,脾和胃都是后天之本,负责人体的消化吸收。俗话说“胃口好,吃得香”,胃负责吃进东西;脾把胃吃进去的食物运化,变成有用的精微物质濡养全身。如果脾虚了,胃里的食物不能很好地运化下去,就会在胃里堆积,变成脾胃不和,脾胃不和时间久了,胃里的食物越积越多,就会产生热,也就是脾胃积热,不及时干预,就可能会发展成胃炎等胃部疾病。

调理方法降气除胀贴

王主任介绍了一个降气除胀贴,只用一味莱菔子,就能帮助我们调理胃胀,消除脾胃积热。

首先将50克莱菔子研磨成粉状,取细末加适量黄酒,调成干泥状。然后取3克左右的药泥,放到药贴的圆圈中,剩余药粉可密封冷藏保存。将药贴放在暖气上温热后,贴于神阙穴(肚脐处)。

有胃胀、乏力、口臭、牙龈肿痛等脾胃不和、脾胃积热的人群,可每天贴敷4到6个小时,注意保暖。对胶布过敏者和孕妇慎用。

王主任介绍,日常饮食也可以多吃一些萝卜,萝卜除了可以助消化外,不同的萝卜还可以调节不同的内脏功能。青萝卜擅长清肝火;白萝卜止可以帮助你止咳清肺;红心萝卜(心里美)偏于清心火。

消化道的第二把火

肾阴不足阴虚肠燥

王主任介绍的第二把火是下消化道上的火,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便秘。王主任告诉我们,中老年人常见的便秘中,阴液不足引起阴虚肠燥的便秘较为常见。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羊屎粒状、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

调理方法润肠通便贴

王主任我们介绍了一种调理便秘,消除阴虚肠燥的润肠通便方法。其中用到的通便良药就是皂角仁。

首先将50克皂角仁研磨成粉状,取细末加适量黄酒,调成干泥状。取3克左右的药泥,放到药贴的圆圈中,剩余药泥可密封冷藏保存。每日睡前,将药贴放在暖气上温热后,贴于肚脐处。

有大便干结、潮热盗汗等阴液不足、阴虚肠燥的人群,可每天贴敷6个小时,到晨起再取下。对胶布过敏者慎用。

皂角仁除了贴敷,还可以内服,先将皂角仁煮熟,然后加入冰糖或者蜂蜜搅拌吃,也可以煮粥或者煲汤的时候,加一点皂角仁。

消化道的第三把火

心肾不交心火上炎

最后一把上消化道的火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火,常见的症状是舌疮、失眠。王主任告诉我们,大家常说的口腔溃疡,在中医里会因溃疡位置不同,分成两种火,在口唇、口颊部的溃疡,也被称为口疮,通常是因为有胃火,可以用第一个降气除胀贴来调理。

在舌头部位的溃疡,也被称为舌疮,通常是因为有心火。王主任认为,心火旺的常见原因之一是心肾不交,中老年人肾阴虚后,肾水无法制约心火,心火不能温煦肾水,就造成了心火上炎,表现出心烦难眠、口舌生疮、口苦咽干等表现。

调理方法清心贴

针对心火的情况,王主任介绍了一个清心贴,只用一味吴茱萸,就能调理口腔溃疡,将心火引火归元。

首先将50克吴茱萸打碎研磨,取细末加适量陈醋,调成干泥状。然后取2克左右的药泥,放到药贴的圆圈中,剩余药粉可密封冷藏保存。睡前泡脚后,先按揉脚掌心涌泉穴的位置(脚跟到脚趾顶端连线,前三分之一处的小坑)。将药贴放在暖气上温热后,贴于涌泉穴位置。

有口腔溃疡、心烦难眠、口干口苦的心火旺盛人群,可每天贴敷4到6个小时。皮肤对胶布过敏者慎用。

专家出诊信息

王军

北京医院(本部)针灸科

每周一、三,上午

北京医院(国际部)

每周二、六,上午和周五下午

国际部预约()

备注:因不可抗力造成门诊时间,地点,费用、出诊类型的改变,以医院当日公布信息为准。

“近期热门文章

1.人老腿先衰!学会这个特殊的泡脚法,可以通经活络,调理关节炎!

2.血压测量有讲究,太多人都没做对,你会正确地测量血压吗?

3.神奇的唤醒胰岛疗法竟能逆转糖尿病?这样吃就能做到!

4.恶性肿瘤与脾胃失衡有关!教您三招调理脾胃,恢复平衡,预防肿瘤!

”小编元宝

你的支持和赞赏是小编前进的动力









































中科医院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企业
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sy/1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