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在人为五脏,在天为五星。经云:“七曜悬天,五行丽地。”又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五行在人是五种格局,父母所与。内脏是五脏。五行者,地上五种物质与天上五大行星相关,受其影响故生。古人云:“七曜悬天,五行丽地。”如观星可以预报洪水,亦可以得知对五脏的影响。又如彗木相撞,则长江流域发红眼病。今知五行大冲(照地球最长,或行走转向)之时,对地面感应最强。 “五行”即心肝脾肺肾。董仲舒认为:五行可归纳为形声色气味,称大五行;其余称小五行。五行首先是“五形”:金、木、水、火、土;五声:宫、商、角、徵、羽;五色:青、黄、赤、白、黑;五气:臊、焦、腥、香、腐;五味:辛、甘、酸、苦、咸。故金木水火土为小五行,形声色气味为大五行。五行之论,周时已入档案,见于《周书·洪范·九畴》。 五行学说是生命起源的学问。《周书·洪范》引之,《左传》引之于五材。《周书·洪范》说五行与五脏人体生命相连,此乃商朝元老箕子的心得,历史也与五行有关。我们自称黄帝子孙,实则我们更早的祖先应是炎帝。因中国别名震旦、赤县,知其属火也。《炎黄源流史》云:中国不止起于尧舜,应起于华胥氏,此是公元前40世纪。如木型人,身材细长,面不圆,性喜扶摇直上,遇打击则病,能直不能曲;火型人,鸭蛋脸,性急躁,不稳定;土型人,五短身材,肥厚,颈后有肉,性格保守,代人受过,不会投机;金型人,四方白脸,嘴平腮方;水型人,圆面黑面,目中有光,称水色,黑白分明。再依形声色气味大五行分类,可观察事物矣。 五声者,如《诗经》云:“木音可可”,角读gō,发音用唇齿舌鼻;徵音zhì,齿舌音;羽音yù,为唇音。如脾脏病,念宫-冬-通;肾脏病念羽,徵是振动心脏之音,商为肺音。五音亦可于发音位置推究唇、齿、鼻、喉、舌。 古人云:“木曰曲直作酸”。故木型人不可压制。凡瘦高面长色青者是。是人直言,应利导之。肝病则喜食醋,亦反酸。“火曰炎上作苦”,火型人尖面而红。“水曰润下作咸”,水型人黑面而圆。“金曰从革作辛”,其人面白而方,有决断性。“土曰稼穑作甘”,其人五短而黄,面厚。五行的关系有生克乘侮。相生者,如木生火,肝木可生。虚寒体质之人,欲改善之,当先调达肝气,如柴胡桂枝汤,即是木生火。条达木气,就可振奋心脏。如李东垣“升阳散火汤(葛根、升麻、羌活、独活、人参、白芍、柴胡、生甘草、炙甘草、防风、生姜、大枣)”即调木气以散火之义。火生土,如用桂枝强心,可以使脾胃正常。所谓“益火生土”,即小建中汤之义。幼儿若不吸吮手,脸色乌黑者,当益火生土,散寒则愿吃矣。小建中汤益火生土,可治疗小儿脾胃不调之面黄肌瘦。土生金,即所谓“扶土生金”,即肺虚病治脾胃法,补气滋阴,以肺为阴脏,应滋养之,如天地人膏(天冬、地黄、人参,天冬、人参补肺、地黄滋阴),琼玉膏(人参、茯苓、地黄)等,俱是此义。如肺结核,当用四君子加地黄、山萸肉,培土以生金,勿令其咳破也。金生水,欲令肾壮,先调其肺。若气下降则肾气足,气隔于上则血不下,故小腹冷,经络不通故。男科病,少腹冷,用柴胡加沉香、莱菔子,即金投于水之法。古云:金投于水,则水生发。故令肺气下降可治男女不孕症。水生木者,古云:滋水涵木。滋肾阴则木气缓,收敛肾阴可平肝气,如六味地黄可降血压。 五行相克者,隔而克之。治疗时有隔一、隔二、隔三之说。中医称生克制化。中医当知生克制化。如肝炎即是木克土之疾,用扶土抑木之法。又如肾炎不尿,乃土克水也,当调土,整好胰脏则尿通,如柴胡桂枝意。生化者,不生者生生,不化者化化。 乘侮者,子欺母为侮,如火大伤肝。反克为乘,如大红胖子,土气太旺,则肝气衰。 五行学说,按它的诠真面貌而言,是古代医家通过古人所谓的“内景功夫”,并结合所谓“象天则地、远亲近择、取类比象、触类旁通”等法则,所获得的关于人体五脏生理、病理、医理、药理的一些“抽象”性的规律,所以它不是玄学。数千年来,它一直被认为是中医的理论基础,并在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家们常把它与古希腊“自然学派”,如泰勒斯(公元前-年)、阿拉克西米尼(公元前-年)、恩培克多克(公元前-年)等人所谓的“四大学说”(地、水、火、风)那种简单直观的认定相比拟,这是不全面的。在“四大学说”的指导下,西方至今没有孕育出一种像中医这样精深的生命科学。 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在我国历史上有文字之前,或已存在于我国古代哲人之间,试观西安半坡村出土文物中就可看出其端倪,半坡村出土一把骨梳,其上就刻有类似“八卦”的图案,不过因为这把梳子在地下保留的年代久远,八卦图的各阳爻还可清楚地辨认,而各阴爻的图案则因自然腐蚀的关系,看起来都有点像阳爻而已。读者若有机会到西安参观,最好不要忘了到半坡村文物展室里用放大镜对这把梳子亲做观察,是幸。 今再从现存古籍来加以考察,《夏书·甘誓》就曾记载:“有扈氏威侮五行。”《夏书·甘誓》相传是夏王朝传到夏禹的儿子启时,在今陕西的扈县有个部族有扈氏,因为它的首领对“公天下”一变而成了父子相袭的“家天下”的政治模式的现实不服,启于是兴兵予以讨伐。史官记录下了当时的誓师宣言,故名《夏书·甘誓》,这事距今大约已有40余世纪的历史。 《夏书·洪范》篇,也有关于五行学说的文字记载。相传武王克殷的后二年,向商朝遗老(箕子)请教治国大略。箕子于是根据《洛书》传给武王九种治国大法,史官记录了箕子的话,即今所见的《周书·洪范·九畴》。其第一畴即“五行”。其文曰:“初一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并解释说:“水曰润下……作咸;火曰炎上……作苦;木曰曲直……作酸;金曰从革……作辛;土曰稼穑……作甘”。这是什么意思呢?今从有关各书特别是《黄帝内经》加以体认,那就是说:任何一位人君,若欲把他的臣民治得很好,除了要重视其他“八畴”的要点以外,首先要懂得他的臣民“五脏”的先天禀赋所产生的五种不同的气质或本能,然后因势利导,综合平衡,用长避短,使之各有所适。若按《黄帝内经》教义,大致可以体认如下: “其一曰水”者,大致是说:人体之肾脏主一身之精水。它具有灌溉人体上下、表里、内外……各“阴元”之功。治肾当用“咸以润下”之品,如龙骨、牡蛎之类的收敛镇静剂。若其人先天禀赋以肾气主事者,则性格上常常带有迁就下属的本能,云云。 “其二曰火”者,以心脏属火,心主人体之动能,有开发人体机能之功。若其人先天禀赋以心气主事者,常易心火上炎,固执己见,善用心机。若其人心火过旺,当用苦寒药如黄连、栀子之类直折其心火,云云。 “其三曰木”者,是说肝脏之本能,犹如树木,喜直而恶曲。若其人先天禀赋以肝木主事者,其人常欲扶摇直上,怕受委屈,其性刚直,喜诤荐。若其人肝气过旺,当以酸收的药味如白芍、五味子之类以收敛平伏之,云云。 “其四曰金”者,以人体肺脏属金。肺脏在人体司“治节”,常欲使人体之气机开关合于常度,并能促使人体之生化不断地因机体需要而生变革,古文“金曰从革”。若肺气因外来的风寒而闭滞者,当以辛辣的药味如麻黄、桂枝、生姜之类予以发散。若其人先天禀赋以肺金主事者,常不满足于现状,而思变革,云云。 “其五曰土”者,是说土是脾脏的属性,脾在人体中的功能犹如土地的作用,为各脏的生理运作提供精气,是“生化”之本,脾易生湿,因其为太阴之象,除脾之湿,用燥湿的药物(如苍术、白术、茯苓之类),若其人先天禀赋以土主事者,善容他人,调和事物,有中庸之德,云云。 五脏彼此之间有相生与相克的有机关系。 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此五者,依次影响,谓之“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例如:其人肝虚,如肝硬化而致心力不足者,当用辛温发散之药,调补其肝,而心力自旺,如李东垣的“升阳散火汤”之类是也。若其人心火不足,而脾土自虚者,当用辛温之药益其心火,则脾土之气自旺,例如张仲景的“小建中汤”之类是也。若脾虚损而肺气不足者,如脾虚所致的肺虚病,则可用补气健脾的“四君子汤”之类,扶土以生金。若其人之肺气不降而肾水不生者,当以适当药味(如“三子养亲汤”加沉香之类)下其肺气,使金水两气相交,俗称“金投于水”法,则水自生若水亏于下,虚阳上越,而成头晕、目眩、耳鸣、血压偏高等症,则可用“壮水涵木”的“六味地黄丸”,以敛心火,则肝阳自平矣。以上释“相生”。 木、火、土、金、水,此五者,依次为“隔二”的关系,谓之“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肝木过旺而脾土自败者,如忧伤过度而食欲不振,当用适当药物条达其肝木,则脾土可望恢复其功能。 脾土过旺而致水道不畅者,当以适当药物健其脾土,如张仲景“越婢加术汤”之类,则水湿自去,而脾阳可复。 若水寒于中而心火不旺者,利其水湿,则心火自旺。 若心火过旺而克肺金者,抑其心火,肺金自安,则燥咳之疾可愈。 若肺金之气过旺,而肝木不舒者,泄其肺金,则肺气自平。钱乙“泻白散”之类可酌用之。 以上所举,乃某脏有余之证之概略,若某脏之气不足而影响其“隔二”之脏而致病者,则谓之“乘”,其药法与此有异矣。限于篇幅此处不赘。欲知其概,可参阅有关医籍。 以上关于五脏“生、克、制、化”的关系,对中医临床至关重要。否则必陷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泥沼,而莫知其纪,遑论出奇制胜也。此即《列子》所谓的“不生者,生生;不化者,化化”之义也。以上释“相克”。 摘自《廖厚泽经方传心录·上篇经方课徒传心录》“第一章绪论”廖厚泽先生弟子赵宇宁罗非主编P9-13 峨眉临济医学,白癜风有什么治疗方法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jl/3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贵在悟道
- 下一篇文章: 规模化驴厂巧治常见呼吸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