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一学堂
紫苏子 Zisuzi 《本草经集注》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或微炒,用时捣碎。 性能:辛,温。归肺,大肠经。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应用: 1.咳喘痰多。 本品性主降,长于降肺气,化痰涎,气降痰消则咳喘自平。用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痰多胸痞,甚则不能平卧之证,常配白芥子、莱菔子,如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若上盛下虚之久咳痰喘,则配肉桂、当归、厚朴等温肾化痰下气之品,如《和剂局方》苏子降气汤。 2.肠燥便秘。 本品富含油脂,能润燥滑肠,又能降泄肺气以助大肠传导。常配杏仁、火麻仁、瓜蒌仁等,如紫苏麻仁粥(《济生方》)。 用法用量:煎服,5~10g;煮粥食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阴虚喘咳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下气,除寒温中。” 2.《药品化义》:“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散,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咳逆则气升,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膈热则痰壅,痰结则闷痛,以此豁痰散结。如气郁不舒,乃风寒客犯肺经,久遏不散,则邪气与真气相持,致饮食不进,痰嗽发热,似弱非弱,以此清气开郁,大为有效。” 3.《本经逢原》:“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但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溏者皆不可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脂肪油(油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及亚油酸,亚麻酸)及蛋白质、维生素B1、氨基酸类等。 2.药理作用:紫苏油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给易于卒中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喂紫苏油可延长其存活率,使生存时间延长。紫苏油还可提高实验动物的学习能力。实验证实其有抗癌作用。 3.临床研究:生紫苏子捣碎或嚼烂空腹服,治疗肠道蛔虫病例,服药后排出蛔虫者92例(《四川中医》,,8:47);对74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了苏子油胶囊和月见草油胶囊双盲对照观察,苏子油胶囊降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率均高于月见草油胶囊组。结果显示苏子油对阴虚阳亢型高脂血症更为适宜(《辽宁中医杂志》,,3:)。 其他: 同科植物白苏的果实,与紫苏子功效基本相同,亦入药,名玉苏子。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本文摘自《中药学》,由彭鑫博士工作室编辑整理提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jl/2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长寿俱乐部
- 下一篇文章: 健康胃病多反复,5大人群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