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加味小柴胡汤一味莱菔子汤
因为 :久疟不愈,脉象弦而无力 :柴胡三钱、黄芩三钱、知母三钱、潞参三钱、鳖甲(醋炙)三钱、清半夏二钱、常山(酒炒)钱半、草果一钱、甘草一钱、酒曲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两枚(捭开) :疟初起者减潞参、鳖甲; 热甚者,加生石膏五六钱或至一两; 寒甚者,再加草果五分或至一钱(神曲皆发不好,故方中用酒曲)。 疟邪不专在少阳,而实以少阳为主,故其六脉恒露弦象。 其先寒者,少阳之邪外与太阳并也。其后热者,少阳之邪内与阳明并也。故方中用柴胡以升少阳之邪,草果、生姜以祛太阳之寒,黄芩知母以清阳明之热。 又疟之成也,多挟痰挟食,故用半夏、常山以豁痰,酒曲以消食也。 用人参,因其疟久气虚,扶其正即所以逐邪外出。 用鳖甲者,因疟久则胁下结有痞积(方书名疟母,实由肝脾胀大),消其痞积,然后能断疟根株。 用甘草、大枣者所以化常山之猛烈而服之不至瞑眩也。 或问:叶氏医案,其治疟之方,多不用柴胡。其门人又有相传之说,谓不宜用柴胡治疟。若误用之,实足偾事。其说果可信乎?答曰:叶氏当日声价甚高,疟原小疾,初起之时,鲜有延之诊治者。迨至疟久,而虚证歧出,恒有疟邪反轻,而他病转重,但将其病之重者治愈,而疟亦可随愈,此乃临证通变之法,非治疟之正法也。至于病在厥阴,亦有先寒后热,出汗少愈,形状类疟之证。此系肝气虚极将脱,若误认为疟,用柴胡升之,凶危立见。此当重用山萸肉,以敛而补之(观第一卷来复汤后医案,自明其理),是以《本经》山茱萸亦主寒热也。叶氏门人所谓误用柴胡足偾事者,大抵指此类耳。一味莱菔子汤歌诀莱菔子汤治胸满,病因外邪结聚痰生熟煎汤各一两,轻药巧用挽狂澜 :寒温结胸,其证胸膈痰饮,与外感之邪互相凝结,上塞咽喉,下滞胃口,呼吸不利,满闷短气,饮水不能下行,或转吐出,兼治疫证结胸。 :莱菔子生者一两,熟者一两 :共捣碎,煎汤一大茶杯,顿服之。:张锡纯,近代中西汇通学派的领军人物,更多“李张锡纯衷中参西医学”的“中医引擎”与“在线语音”,请扫描如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jl/17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几个降血脂的小方子,值得收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