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双大夫肚子凉麻胀坠不适多年,活血祛瘀
哪治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病例1: 陈某,男,72岁,因腹部凉麻胀坠8年余于年1月13日就诊于我处,患者诉自己8年前出现腹部凉、麻、胀、坠感,到处就诊治疗,均未见好转,经介绍前来试治。症见:精神差,面色暗红,表情焦虑,腹部大,自诉腹部凉麻胀坠之感,腰部也皮肤也感觉凉麻,前胸后背也失常感觉凉,头时晕,眼昏,左侧大腿根部出汗多,睡觉差,尿急、尿不尽,夜尿3-4次,大便不规律,2-5天1次,时常干,舌淡暗边有瘀斑,苔厚腻,脉弦细滑。既往右肾囊肿。 中药给予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焦地黄、柴胡、桔梗、枳壳、川牛膝、甘草,7付。同时给予针灸治疗:(百会、印堂、安眠、内关、神门、大陵、膻中、中脘、天枢、气海、关元、归来、带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及腹部刮痧治疗。 二诊(1月19日):诉头晕、眼昏减轻、左侧大腿根出汗消失,夜尿减少为1次,腹部凉麻等减轻,舌淡暗瘀斑苔厚腻,脉弦细滑。中药在前方加厚朴、黄芪、党参、炒白术,7付。嘱咐每周三次针灸治疗。 三诊(1月25日):各方面症状进一步减轻,舌淡暗边有瘀斑苔厚腻略黄,前方基础加莱菔子g,7付。 四诊(2月2日):各方面症状进一步减轻,精神、体力、胃口、二便、睡眠均较前大为改善,腹部仍有凉麻胀坠感,舌淡暗边有瘀斑苔厚腻,中药在前方去莱菔子合膈下逐淤汤(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焦地黄、柴胡、桔梗、枳壳、川牛膝、甘草,厚朴、黄芪、党参、炒白术,丹皮、乌药、香附)7付。 五诊(2月23日):前方附后腹部凉麻胀坠基本消失,腹部下坠感明显减轻,还有一点点。加之家里有事,故至今才来抓药。舌淡暗边有瘀斑苔厚腻,脉弦细滑。中药给予前方7付。嘱咐继续针灸治疗,每周三次。 六诊(3月5日):各方面症状进一步好转,腹部症状轻微,舌淡暗边有瘀斑苔厚腻,脉弦细滑。前方加桂枝,再开7付。针灸治疗同前。 七诊(3月12日):诉各方面症状进一步好转,前方再抓10付。嘱咐每周针灸治疗1-2次。 八诊(3月22日):诉各方面症状进一步好转,感觉好,要求前方再抓10付。针灸治疗同前。 九诊(4月1日):诉各方面都很好,没有任何不适,前方再抓10付。针灸治疗同前。 十诊(4月14日):前方再抓10付。针灸治疗同前。 十一诊(4月26日):诉各方面症状消失,仅几日略感疲惫,前方加山萸肉12g再抓10付。不用经常来针灸治疗了,每次抓药时治疗即可。 十二诊(5月14日):诉各方面症状全部消失,舌苔仍厚腻,前方加莱菔18g再抓10付。 十三诊(5月28日):各方面症状全部消失,前方再抓10付。治疗结束。 病例2: 黄某,男,51岁,因心慌胸闷4年、腹部凉麻3年于年3月30日就诊于我处,患者诉4年前出现感觉心慌胸闷,经常乏力、头晕,几乎每天都有酒场。3年前除了心慌胸闷外,又出现腹部凉麻,多处就医,效果均不佳,经介绍前来就诊。症见:心慌、胸闷、头晕、乏力、腹部凉麻,舌淡暗苔白腻舌底经脉粗暗,脉弦细滑。 中药给予血府逐瘀汤合膈下逐淤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焦地黄、柴胡、桔梗、枳壳、川牛膝、甘草,五灵脂、丹皮、乌药、延胡索、香附、黄芪、党参)5付,同时给予针灸治疗(百会、四神聪、印堂、内关、神门、中脘、气海、关元、天枢、归来、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嘱咐每周三次针灸治疗。 二诊(4月3日):诉心慌、胸闷缓解、凉麻有所缓解,服药后每日腹泻4-6次,感觉腹部轻松,舌脉同前,中药在前方去延胡索,加炒白术、桂枝,5付。针灸治疗同前。 三诊(4月10日):诉自4月6日后,大便减少为日3-4次,腹部凉麻减少2/3,舌脉同前,中药在前方去丹皮加干姜、茯苓,5付。针灸治疗同前。 四诊(4月13日):各方面症状进一步好转,仍觉疲惫乏力,中药在前方基础去五灵脂、乌药、香附加山萸肉,7付。针灸治疗同前。 五诊(4月23日):各方面症状进一步缓解,腹部凉麻轻微,仍觉乏力疲惫,略咳嗽,中药在前方基础加五味子,7付。针灸治疗同前。 六诊(4月29日):各方面症状继续改善,前方再抓7付。针灸治疗同前。 七诊(5月11日):各方面症状继续改善,前方再抓7付。针灸治疗同前。针灸治疗调整为每周1-2次。 八诊(5月25日):咽喉不利,咳嗽有痰,中药以血府逐瘀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7付。针灸治疗兼顾咳嗽治疗。 九诊(6月5日):咳嗽基本消失,腹部凉麻消失,仍就觉乏力疲惫,中药以血府逐瘀汤合桂枝加黄芪汤、生脉饮加味加减,7付。针灸治疗同前。 十诊(6月15日):症状进一步好转,中药在前方加麦冬、茯苓,7付。针灸治疗同前 十一诊(6月29日):症状进一步好转,前方再抓7付。针灸治疗同前。 十二诊(7月14日):喝酒受凉后再次咳嗽,中药以血府逐瘀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7付。 十三诊(7月29日):各方面症状消失,仍会觉得疲劳,中药以血府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焦地黄、柴胡、桔梗、枳壳、川牛膝、甘草,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陈皮、清半夏),7付。 十四诊(8月10日):前方再抓7付。治疗结束。 按: 这两位患者是我今年门诊治疗的两位朋友,他们都是腹部凉麻多年,多处检查治疗效果不佳,我从瘀血入手很快就见佳效。这要感谢清朝王清任先生所授之祛瘀活血之法,其中血府逐瘀汤、膈下逐淤汤、身痛逐淤汤、少腹逐瘀汤、通常用,窍逐瘀汤等为临床所常用,效果非凡,临床加减应用甚广,涉及各科疾病。瘀血致病,症状多样,有的瘀血之症状明显,有的很难看出瘀血显症,这就非常考验临床功夫。对于久病、顽固疑难类疾病,我一般都会考虑瘀血、痰饮等。 虽说活血祛瘀之法取效较快,但仍需要时间,尤其体质内环境的调整,这两位患者,我均坚持调理了百日,目的也是加强体质的改善以取得更佳的远期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jl/17391.html
- 上一篇文章: 名医效方集锦肝炎秘验方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