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记忆法因时因地因质取效法,三因制
今天学习新的知识:中药记忆法之五——因时、因地、因质取效法。中医治病讲究三因制宜,中药记忆同样讲究三因制宜!把复杂的知识简单记,药考无压力! 1 因地取效法 因地取效法是根据药物所产之地或所生环境相同而具有共同性能,来记取药性的方法。《本草备要》说:“药品稍近遐僻者,必详其地道形色”。说明了知其所产之地、所生之所,即能明了其功效。举例如下: 1.长于阴寒背阳之地,多能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如黄连、凤尾草、七叶一枝花、龙胆草、石斛、平地木、白毛夏枯草等。 七叶一枝花:又名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熄风定惊。 2.长于水泽湖沼之地,多能利水渗湿,如车前子、白茅根、泽泻、浮萍、菱白、水蜈蚣、芦根、瞿麦、萹蓄等。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3.长于海滨大洋之中,多能软坚散结,如牡蛎、海带、蛤壳、昆布、海藻、海浮石等。 牡蛎:平肝潜阳,镇静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此种记取方法,对于采集药材也有参考意义。同时因地取效对于提倡道地药材,提高药物质量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因时取效法 因时取效法是根据药物生长季节不同而有不同功效,来记取药性的方法。举例如下: 1.夏令暑热之时,多祛暑化湿之品,如西瓜(西瓜翠衣)、荷叶、青蒿、扁豆、百合、藿香、佩兰、绿豆等。 青蒿:退虚热,解暑,凉血,截疟 2.秋冬收藏之时,多寒凉、滋补之品,如冬桑叶、菊花、莱菔英、女贞子、黄精、玉竹、枸杞子、生地、首乌等。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人与自然是相应的,在不同季节能相应地出现不同药物,以适应人体治病之需要。这种记取方法,可以掌握不同季节的用药方法,如夏月感受风寒之邪,不用麻黄而用香薷,这时香薷是茂盛之季,随时可取,以适应治疗之需。 张志聪《侣山堂类辩·药性形名论》中亦有论述:“夏枯之草,夏收之尤,半夏之生,曲麦之成,皆得火土之气而能化土。秋英之菊,秋鸣之蝉,感金风而能制风。凌冬不凋者如黄柏、桅子、麦冬,得寒水之气而清热。 先春而发者如梅花、升麻、柴胡、秉甲木之性而能生升”。说明了药物秉受四时六气之性,故掌握四时六气变化及药物生长季节,可以了解许多药性,有助于药性的记取。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3 因质取效法 因质取效法是根据药物质地,掌握其同质药物的共性,来记取药性的方法。举例如下: 1.质重多降,主镇逆下坠:代赭石、青礞石、磁石、珍珠母、牡蛎、朱砂、水银、金箔等金石介类药物。 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2.质轻多升,主升浮发散:马勃、薄荷、桑叶、荆芥、苏叶、升麻、蝉衣、木贼、代代花、豆蔻壳、绿梅花等花叶类药物。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3.诸子多降,主泄降下气: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葶苈子、王不留行子、冬葵子等。 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4.花善解郁,主升主散:绿梅花、代代花、玫瑰花、茉莉花、厚朴花、辛夷、合欢花、佛手花、砂仁花、豆盏花、菊花、凌霄花等。 梅花:疏肝解郁,和中,化痰 5.虫类之品,多能搜剔风邪,解痉止搐:蜈蚣、全蝎、僵蚕、地龙、蕲蛇、乌梢蛇、地鳖虫等。 全蝎: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6.血肉有情之品,能填补精血:羊肉、鹿角胶、鱼鳔、燕窝、龟板胶、鳖甲胶、阿胶、鸡子黄、猪脊髓等及动物类药物属内脏组织器官者。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7.炭善止血,止泻:血余炭、侧柏炭、藕节炭、炮姜炭、炒山楂、棕榈炭、百草霜、地榆炭、蒲黄炭等。 血余炭:收敛化瘀止血,利尿 以上是今天的知识点,明天继续更新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听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试听 我的视频号:彭彭说药考,已经开通,欢迎大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jl/14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莱菔子治疗小儿便秘
- 下一篇文章: 当归讲故事能够孝养双亲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