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我们在节目中连续说了几个食疗方子,后台有许多朋友都对这些方子很感兴趣,今天小百跟你好好说说这几个方子。

「心慌心悸的方子

remedy

如果心悸心慌患者还有以下疾病的话,按照本方可添加药材。

冠心病患者:加丹参10克

哮喘患者:加蛤蚧一对

老慢支:加灵芝20克

「心关节痛的方子

remedy

如果关节痛患者还有以下疾病的话,按照本方可添加药材。

风湿关节炎:加伸筋草10克

痛风:加车前子20克

「静脉曲张的方子

remedy

如果静脉曲张患者还有以下疾病的话,按照本方可添加药材。

脑血栓:麝香0.01克(太贵,提一下)川芎10克

脑梗后遗症:石菖蒲10克肺栓塞:百合30克

「水肿的方子

remedy

如果水肿患者还有以下疾病的话,按照本方可添加药材。

肾病:赤小豆减少10克,加鲤鱼一条一斤,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可加生姜,清炖至赤小豆熟烂,起锅调味就行。

高血压:菊花,决明子各20克

肝硬化:鲫鱼一条,半斤,猪苓30克,洗净以后,放一起小伙炖,熟烂吃。

不是所有的中药都可以随便和食物搭配

我们节目中提供的方子,都是食疗方子,您可别为所有的中药都可以和食物一起煮,即便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中药”,也都具有一定的药性,只是它们的“偏性”不如其他中药来得猛,人们的食用剂量也不大,甚至有些只是用来做调味品,一般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体质比较弱的人,或是一次性吃得太多,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例如枸杞,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它视为保健食品,熬粥、煲汤、做菜时都要抓上一把,可是却忘记了枸杞同样是一味中药。实际上,像枸杞这样的中药,我们的餐桌上还有很多,比如小茴香、穿心莲、鱼腥草、山药等,平时都被我们当菜吃,其实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药性,食用时应遵循中医理论,否则也可能给身体带来危害。

药方要有依据,不能随便用!

药膳虽好,但绝不是食物和中药简单的混搭,更不能把网上的配方照抄照搬,而应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配制。

临床应用的多种常用中药中,有余种可作为药膳原料。这些药物在与食物配伍、炮制和应用时,都需要遵循中医理论,使它们之间的作用互相补充、协调,否则就会出现差错或影响效果。

如果想自己制作药膳进补,最好采用性味平淡的药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了87种中药可作为药食两用,其中安全性比较高的有山药、山楂、苡仁、枸杞子、百合、莲子、大枣、麦冬、甘草、陈皮等。

需要提醒的是,药食搭配不当,极易导致中毒。中药发挥治疗作用是依赖于其中某些化学成分,如果两味中药在煎煮过程中所含成分发生反应,生成一些毒性物质,不但无益,反而会使机体受到很大伤害。

此外,药物的使用还需要严格把握剂量。在制作药膳时,副作用比较大的药物尽可能少用或者不用。即便是像当归、人参等药性不太剧烈,也没有毒性的药物,如果用药过量或长期服食,也会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导致疾病或令原有病情恶化和加重。

制作药膳需先弄清药性▼茯神

性平、甘、淡。归心、脾经。有宁心、安神、利水之功效。主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禁忌:肾虚小便不利或不禁、虚寒滑精者慎服

▼杜仲

药用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

适用人群

1、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人群

2、高血压伴有血脂、血糖异常人群

3、肾虚,体虚乏力人群

4、失眠多梦,皮肤粗糙、暗淡人群

5、体弱多病,腰膝酸软、免疫力低下人群

6、脂肪过多人群人群亚健康疾病人群

▼黄芪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等证,一般用于脾胃气虚或面色苍白、手脚发凉的人。黄芪可以泡酒,也可入菜,比如甲鱼汤、乌鸡汤中,黄芪就是常客。但因为女性属阴,如果补气升阳过度,则容易脸上长包,因此也需量力而行。

▼当归

当归之所以能成为中药妇科良药,主要是因为当归有调血养血、补血活血的功效。特别是女性血虚、月经量少,或者血瘀、经期有血块时,就特别适合用当归调养。当归是非常适合女性调理身体的一种食材,无特殊疾病外,基本上所有的女性都能吃。

▼地龙

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常炒制后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

依据体质“对证施膳”

药膳看上去虽好,但并非是无病强身的美食。吃药膳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体质决定吃什么样的药膳。如果一家人围在一桌吃药膳,必然会有人补错了,不但会损害身体,还有可能会致命。

中医学认为,无论是用药膳进补还是治病,都必须了解每个人的个体差异,然后才能“对证施膳”。否则不仅无效,还会危害健康。所以,要想进食药膳,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针对自身的体质,选择特定的膳食。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差错,甚至造成危害。

除此之外,大家也可以通过一些症状简单了解自己的体质,如咽干口燥、容易便秘的人常为阴虚体质;口淡不渴、尿多清长、常腹泻的人则为阳虚体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的体质划分其实并非这么简单,大多数人的体质都较为复杂,例如会出现气血两虚、阴阳俱虚等。所以,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最好在中医的指导下选择药膳,千万不可自作主张随意配制。

相关文章推荐:

速看!这个动作要人命!心脑血管可能瞬间崩溃!

治疗冠心病的10种食物,为了健康一定要看!

9个坏习惯反而让你年轻10岁,第一个就惊呆了!

万能的皮筋,没想到有这么多逆天的妙用,后悔现在才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jl/14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