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6岁。初诊日期:年12月26日。

主诉:反复发作咳喘15年,加重4个月。

该患者患慢性支气管炎15年。每年冬季病情加重,春暖稍减,经中西药及单验方治疗无效。近年来病情日益加重。经常咳嗽,痰多白黏,咳甚则兼气短,喘息气急,胸憋痰黏难以咯出,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4个月前受凉后,上症加重。目前胃纳尚可,平素喜嗜凉饮,大便干而不爽,舌暗,苔薄白,脉沉细滑弦,左脉尤甚。

诊为慢性咳嗽之痰湿证。

证属寒湿伤脾,脾虚湿困。

治宜升脾宣肺,化湿祛痰。

处方:苍术18g,麻黄6g,莱菔子30g,桔梗10g,茯苓10g,前胡15g。

嘱患者,服药后如无任何不适,应守上方经常服用,并戒掉嗜茶多饮的习惯。

年5月14日探访,患者自述,服上方半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且便爽渴止,又继续服药1月后,咳痰、喘憋、气促诸症俱已消除。因为患者素有慢性咳喘15年,肺气已伤。肺主皮毛,腠理不固,易受外感,风寒袭表,遂咳嗽不止。久咳必脾虚,加之患者素嗜凉饮多,损伤脾阳,致脾运失健,则痰湿内生。治宜升脾宣肺,化湿除痰。方中以苍术升脾气,使困脾的水湿得行,茯苓助苍术健脾渗湿。麻黄疏风散寒,宣通肺气,将湿邪予以通调下输,水精各得其所。桔梗开启肺气以驱痰浊,前胡助桔梗宣肺化痰,莱菔子降气化痰。用药后痰消湿化,脾复健运,痰无所生,则咳痰自愈。再经巩固治疗,效果较好,病未复犯。

慢性咳嗽之痰湿证,临床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黏稀,易于咯出,甚或痰鸣喘促,胸脘痞闷,纳食不佳,肢体困重,面色萎黄甚或浮肿,大便溏泻或黏滞不爽。患者多有嗜好茶酒、贪食生冷或肥甘厚味、饥甚暴食、饮食不节等不良习惯。舌苔白腻,脉象濡滑或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对此类患者,许氏认为禀赋虚弱、脾胃失健是其发病的基础,寒湿伤脾、积湿酿痰是其主要病理因素。湿邪的生成虽与脾、肺、肾三脏有关,但多以脾为重点。他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有体会,治湿虽有驱湿、化湿、散湿、燥湿、渗湿、利湿等诸法,但有不少病例湿去复聚,久治不愈。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湿邪为患,遏阻气机,使脾的上升与肺的下输功能减弱。况且湿邪有黏腻、不易速去的特点。如果处方用药注重加强升脾宣肺的气化功能,就能使湿去痰消,而咳喘速愈。

经过反复探索,许氏深切体会到选用苍术、麻黄效果最为理想。因苍术辛苦温,为燥湿健脾之要药,能以其辛温之气味升散宣化水湿,使脾气继续上归于肺,脾健则湿化,因而常以苍术复脾之升作为方药的主体,通过燥湿而祛邪扶正。然而在脾虚积湿之同时,肺亦不能独健,如失其下输之功能,通调受阻则湿必停蓄,故配以辛温能发汗利尿之麻黄以助肺宣达,促其迅复通调,两药协作具有升脾宣肺而化湿之功。通过长期临床观察运用,发现两药用量配伍不同,其作用有异。

如两药等量使用,临床常见能发大汗;苍术倍于麻黄则发小汗;苍术3倍于麻黄常见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苍术4倍、5倍于麻黄,虽无明显之汗利作用,而湿邪则能自化。故多年来恒以两药之汗、利作用,广泛用于因湿邪引起的一系列临床湿证。

对于痰湿咳嗽证属痰湿中阻者,多配以莱菔子、桔梗,名为“苍麻丸”,胃脘痞满者常加半夏、瓜蒌;兼湿阻膀胱者则加木通、泽泻等,随证加减,灵活运用。纳呆、腹胀、大便滞不爽者,多为积湿黏腻与积食阻滞于肠,必用推化痰湿法,常选加胡黄连、莱菔子、大黄等大力推化。胡黄连具有荡涤胃肠之功能,个别患者初服可能有泻下作用,甚或发生腹痛,但湿除尽则大便自然正常。有腹痛可酌加当归、木香,以和血行气,即可止痛。在用药同时并注意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嗜好。

来源:华夏中医论坛,作者:许公岩

麻黄——苍术麻黄辛温宣肺发汗解表,苍术辛香苦温燥烈,外能散表寒而祛风湿,人中焦能燥湿浊以健脾胃,除秽浊以悦脾气,解湿郁以快气机。二药合用。一肺一脾,一散一燥,宣利肺气助燥湿运脾之功,并行表里之湿,散水湿结肿之力较著。1.表里水湿壅滞结肿,如肌肉风湿顽麻不仁、重困酸楚,关节疼痛,水肿等。2.寒湿痹阻之偏正头痛而重困者甚宜。3.痰湿蕴阻之咳喘胸闷痰多者。4.急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口腔溃疡。麻黄:6~9克;苍术:5~lO克。健脾燥湿多用制苍术,祛风湿及发汗解表多用生苍术。1.朱柿顺解散以苍术、麻黄(去节)各等分,吹咀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加葱白·、生姜煎,温服。治疗伤寒瘟疫,身体壮热,头痛项强,四肢烦疼,恶风无汗。(《普济方》)2.许公岩二药配伍是治疗湿证的最为理想的药物,对积湿为病恒以二药为主,疗效显著。21nx.







































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北京白癜风价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jl/1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