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便宜,很少人吃这降压药
莱菔子降血压,代茶饮降血脂 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种子。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又名萝卜子、萝白子、菜头子。 莱菔子呈类卵圆形或椭圆形,稍扁,长2.5~4毫米,宽2~3毫米。表面黄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深棕色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种皮薄而脆,子叶黄白色,有油性。味淡、微苦、辛。 莱菔子是一味极具平常、不足挂齿的中药,就是老百姓家家都有的萝卜子,但其功效却不容小觑。《本草纲目》曰: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因人参之补最忌萝卜,莱菔子不仅能伐参消滞,且降压、降血脂作用。 莱菔子毒性较小,但需要注意的是莱菔子属于破气、耗气之品,若单以此治痰,只能适用于体质较强的患者,体质很弱而痰多久咳者,不宜多服久服。不宜与人参同用。 每克莱菔子中含有膳食纤维35.6克,其高含量的膳食纤维对于肠道清理发挥着巨大作用,能够润燥滑肠,消食除胀,治疗习惯性便秘有很好效果。莱菔子中还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内各种重要物质,如激素、酶、抗体、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从而具有重要的调节各种生理活动、维持机体健康水平的作用。此外,莱菔子中还有不少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药理和化学研究表明,莱菔子所含的芥子碱有降压作用。莱菔子中含萝卜苷,萝卜苷酶解生成莱菔子素,发挥抗菌作用,炒制有可能杀酶保苷,使萝卜苷在胃中缓慢分解,发挥药效。莱菔子临床中主用炒制品。现有研究提示,莱菔子炒制后,可能会减少挥发性成分,缓和药性,消除致吐的副作用。 根据莱菔子的药理作用,现在已有很多莱菔子及其复方制剂应用于临床。如“莱菔子片”具有调节血压、开宣肺气、润肠通便的功效。“清眩降压片”降压平稳缓和,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所致的眩晕、心悸、失眠、乏力、肢体麻木等症状。“克咳胶囊”用于咳嗽、喘急气短等等。 此外,莱菔子水提物对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提物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莱菔子营养丰富,养生食疗作用极佳。现在已经有很多莱菔子食品面向大众,深受消费者喜欢。如“莱菔子粥”、“莱菔子茶”、“莱菔子粉”、“莱菔子汤”等等。民间常将莱菔子与荷叶配伍,具有祛风散热作用,对于大便硬结产生的积存能起到很好的调整作用。下面介绍数款莱菔子食谱: 1、川贝莱菔茶:取川贝母、莱菔子各15克。将上2味共研为粗末,加水煎汤,取汁,代茶饮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痰多等症。 2、莱菔子粥:取莱菔子20克,粳米50克。将莱菔子水研,滤过去渣取汁毫升,加入粳米,再加水毫升,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本粥具有健脾养胃,祛痰止咳的功效。 3、双子粥:取苏子20克,莱菔子15克,粳米克。将苏子、莱菔子洗净捣碎,加水煎汁去渣。再加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加冰糖适量。分顿服用。常食能健脾降气,温化痰湿。 4、莱菔楂曲二芽汤:取莱菔子、炒山楂、炒神曲、炒谷芽、炒麦芽各9克,水煎去渣取汁。每日1剂,连服5?7日。山楂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神曲辛以行气;麦芽、谷芽宽中消谷。对食积气滞、脘腹胀痛者尤为适宜。 5、莱菔麻仁粉:取莱菔子克,火麻仁克,共炒香,研成细粉,装瓶备用。每次半匙,加蜂蜜1匙,早晚各服1次,开水冲服。火麻仁甘平油润,有润燥滑肠之功,兼能补虚。与莱菔子合用,有润燥滑肠,消食除胀之功,对习惯性便秘兼患气逆痰喘者甚为相宜。 高血压的哪些事甲氧沙林片治疗白癜风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cd/3609.html
- 上一篇文章: 28种毒性中药42种保护药材101
- 下一篇文章: 值得收藏28种毒性中药42种保护药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