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分证之肺热壅盛下
气分证之肺热壅盛(下) 上期我们刚学习过麻杏石甘汤的理论部分,本期结合病案深入学习。治法:清宣肺热 方药:麻杏石甘汤 原方:麻黄1杏仁1生石膏1炙甘草1 加减法:咳喘黄痰,舌苔黄腻,加黄芩1、浙贝1、瓜蒌2,咳嗽痰多者,加葶苈子1、苏子1、前胡1。 拓展之麻杏石甘结构方 苏叶1杏仁1生石膏1炙甘草1——苏叶代麻黄 苏子1莱菔子1白芥子1葶苈子1青黛(装胶囊)1蛤粉1芦根2——热证咳喘,甚至咳带血丝 厚朴1麻黄1生石膏1杏仁1半夏1干姜1细辛1五味子1——咳喘,稍热而不热甚 案例 男,45岁,发热4天,体温38.8℃,头痛恶寒、胸闷、咳嗽作喘,痰黄粘稠,阵阵汗出,大便两日未解,西医诊断为“大叶性肺炎”。舌象如下: 苏叶1苏子1杏仁1石膏1生甘草1莱菔子1白芥子1葶苈子1青黛(装胶囊)1蛤粉1芦根2 3付 二诊: 服后身热渐退,咳喘减半,胸痛未作,舌苔黄厚转薄,大便通畅。热郁已解,滞热较轻,肺气已畅,再以前方加减。 前胡1杏仁1黄芩1浙贝1苏叶1苏子1莱菔子1青黛(装胶囊)1蛤粉1冬瓜子2白茅根2芦根2 2付 三诊: 发热、咳嗽好转,咳嗽吐痰减少。胸片检查炎症基本吸收。 前胡1杏仁1苏子1黄芩1炙杷叶1青黛1蛤蚧1芦根2焦神曲1焦山楂1焦麦芽1 2付,后又服上方两剂之后,一切均属正常,又休息五天正常务农。 文献选录 《温病条辨·下焦篇第四十八条》:“喘咳息促,吐稀涎,脉洪数,右大于左,喉哑,是为热饮,麻杏石甘汤主之。” 总结 1.气分--里热盛 2.气分治疗--清热为主,佐以养(胃)阴、益气、通(肠)腑 3.麻杏石甘结构方 说明:以上医学观点为专家个人意见,不代表天江药业立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ifuzia.com/lfzcd/13909.html
- 上一篇文章: 女生有意让你得逞,才会有五种肢体动作
- 下一篇文章: 大寒节气,多吃这菜营养比肉好,酸碱平衡易